清剿南蠻,本來是責無旁貸的,可這個時候劉備不得不考慮其他。
他現在的兵力只有這麼多,雖然佔據了益州的半壁,但劉備很清楚這半壁是怎麼回事?
看起來地方挺大的,人口也不少,但就是太分散了,這也是劉備為什麼招兵不順的主要原因。
如果在征剿南蠻的過程中,死傷太多,那就真是得不償失了,“這南蠻人的實力如何?”
“臣下不敢欺瞞,南蠻人這些年藏於深山老林之中,發展的非常好,每個部落裡面都有很多戰士,各個悍勇,不是一般兵卒所比。”
悍勇二字,成功引起了劉備的興趣,劉備想要的兵卒就是悍勇,“真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嗎?”
“王上可能不知,這南蠻人之間也是相互征伐,柔弱的部落和男丁,根本就無法存活下來。”
這些事劉備早晚都會知道,所以黃權索性一股腦的都說了出來。
劉備並沒有一個人下決定,而是把黃忠找來了,因為黃忠的支援,劉備才可以這麼順利,他的意見劉備是非常看重的。
劉備把征剿南蠻的事,跟黃忠說了一下,“漢升,你覺得如何?”
“王上,這是好事啊!這些南蠻人,末將還是打過幾次交道的,如果能收服他們,就能憑白得到幾萬大軍,還不用管他們吃喝。”
不用管吃喝的軍隊,正是劉備夢寐以求,因為劉備現在什麼都缺,“傳令兵發深山,征剿南蠻,不勝不回。”
魏延渴望建功立業,當然不想放棄這個機會了,張飛摩拳擦掌,只要有仗打去哪都一樣。
劉備突然跟南蠻人對上了,潘閭到是喜聞樂見的,這代表著劉備的勢力將暫時停步不前。
至於劉備能不能收服南蠻人,那根本就不是一時間的事,歷史上還有諸葛亮七擒孟獲呢?
就說明這個南蠻人孟獲,並不是一個好收服的人,只要再挺幾個月,益州就到了秋收的日子。
那個時候,劉備就是不想退兵也要退兵,民以食為天,軍中也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
這可是劉備的救命糧,劉備又怎麼會放過呢?只要挺過了這一年,以後劉備的日子可就好過了。
潘閭讓郭嘉多關注一下,劉備與南蠻之間的戰事,如果要是有什麼變化,隨時來報。
法正這邊也做出了一個選擇,識時務者為俊傑,法正不失為一個俊傑,面對潘閭法正選擇了俯首稱臣。
“孝直,你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法正主要也是不能拒絕,除非法正投靠其他人,至少在法正看來,在南方除了潘閭沒人有資格讓他投靠。
“學生,願意聽齊王差遣。”
“法正,你是益州人對吧?”
“正是。”法正不明白,潘閭為什麼要明知故問,所以他整個人顯得很拘謹。
潘閭:“如果我讓你回到益州,你願意嗎?”潘閭也是想了很久,才做出的這個選擇。
法正是一個大才,卻是一個沒有成熟大才,現在潘閭要做的就是把催熟,可留在自己身邊,按部就班潘閭覺得太慢了。
有一個龐統就夠了,再多一個潘閭也沒有那麼多的工夫,如果輕待了一個人,反倒是弄巧成拙了。
為此潘閭決定,讓法正回去當一個內應,這樣既幫了自己,也會促使法正快速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