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四章:君子所學,必傳後世

夏玄攙扶著夫子,朝前一步步的走去,彷彿憑空開出一道大門,連線了後世與歷史。

所有人跨過大門,裡面如同時空迴廊一般,上面刻印著夫子的傳承,《論語》被什麼地方翻譯,被後世誰誰誰用作什麼,全都清清楚楚的寫著。

“夫子及諸位的思想學說,在後世被稱為儒學,影響深遠。”

“民為貴,設計次之,君為輕!”

突然,迴廊之上,一個人影換換而來。

“民貴君輕,說得好啊!”

“夏君,此為何人?”

夫子看著來人,眼中滿是欣喜之色,彷彿大道之中,尋覓已久的知音。

“回夫子,此人名叫孟軻,後世稱他為孟子,他傳承儒學,並將其發揚光大。”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的身影緩緩走來,又緩緩消散。

夫子的目光隨他而去,眼中的欣喜更盛幾分。

“我說殺身成仁,他說捨生取義,好啊!”

夏玄繼續帶著夫子與眾人往前走去,儒學傳承的思想,一幕幕出現在他們眼中。

此刻所有人的眼裡,彷彿都有了光。

他們知道,夫子追求的大道,傳承的思想,後世有人懂了,也有人明白了。

也不枉夫子周遊列國,傳承思想,證自己之道。

“《論語注》,要在世上長久流傳,解釋其義,應與時偕行,不強做結論,留給後世解讀評說!”

看著又一個緩緩而來的人影,夫子疑惑的看著夏玄。

“此又為何人?”

“何為論語注?”

“此人名叫鄭玄,是在您六百多年後的漢朝儒生,他為《論語》的內容作了註解,方便世人學習。”

“好,好啊,與時偕行,做學問應當如此。”

隨著鄭玄緩緩消失,一個接著一個的人影出現在夫子以及眾人眼中。

朱熹緩緩而來,口中說道:“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

“國家以黎民為根本,也是為黎民而設立,說得好啊。”

“夏君,他是誰?”

“夫子,此人名為朱熹,乃是在您一千六百多年後的儒學重要傳承人,生於南宋!”

“他用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為儒家經典作注,其中就有《論語集註》。”

朱熹緩緩走到夫子面前,此刻兩人四目相對,夫子很是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