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各地,無數之人都露出焦急之色。
“我的最後一篇學說,名喚《應帝王》!”莊子聲音再度傳來。
秦王、趙王、齊王、韓王等天下諸王,盡皆瞳孔一縮。
應帝王?這是給各國君王說的話嗎?
在南華山,逍遙學宮的講道臺上。莊子在所有人悲痛的心情中,一字一字的念著。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莊子慢慢念著,大道海翻騰,將聲音傳遞向天下各地。
這一次,全天下人聽的都極為用心。因為近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莊子好似在訴說著遺言一般。
普通人聽起來,就好像莊子在講寓言故事一般,但,一些善於思索的人就會發現,莊子這次的故事,講的很直白,可就這很直白,卻有種說不出的玄機。
應帝王篇幅很長,講的是莊子理想的帝王之道,帝王需要去做的七件事。一,聽任人之所為,不墮入物我兩分的困境。二,制定各種行為規範都是一種欺騙,帝王不需要多事,不要強人所難。三,無為而治,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四,使物自喜,化貸萬物。五,虛己而順應。六,為政清明,應像鏡子,來者就照,去者不留,勝物而不傷。七,受人所傷,不守本真,必死!(原文解釋!)
應帝王一篇,很快就講完了。
這一次講完,天下都好一陣沉默。
莊子的《應帝王》,好像並沒有太過突出的地方,最少比《逍遙遊》、《齊物論》、《大宗師》的水平,好像還差一點。
難道有我們沒有發現的玄機在裡面?
一個幽暗的大殿,鬼谷子抓起一枚黑棋,皺眉沉思:“莊子的應帝王?無為而治,順應自然,讓帝王不要管太多?這不是方便我的佈置嗎?看來,莊子並沒有發現我的佈置!莊子啊,你還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哈哈哈哈!”
秦國,咸陽花園之中。
“父王,莊子的意思,這是教導我們帝王之道?對下面的事情,少管?”扶蘇好奇道。
秦王卻是踱步沉思了片刻。
“天下,已經亂到這種程度了嗎?莊子,你不會弄錯了吧?”秦王臉色陰沉道。
“啊?”扶蘇茫然道。
秦王看了眼扶蘇,深吸口氣:“我理解莊子之言,恐怕與你的不太一樣,但,我又不能說,萬一我理解的不完全,容易引起恐慌!”
“父王,我不明白!”扶蘇茫然道。
“不明白沒關係,從現在開始,你只要記住,所有臣子,都不可盡信,你清楚了嗎?是所有臣子!所有!”秦王鄭重的看向扶蘇。
“父王……?”扶蘇茫然道。
“還有,在我閉關期間,所有重臣位置,不可變動,按照莊子的《應帝王》來,聽任人之所為,各行之事,由各行人員去做。不要制定新的秩序,就沿用以前的秩序,你做事要公正清明,讓下面的人自己綻放光彩,不要插手。任何事,不要影響到你的情緒,記好了,任何事!否則失去本真,將有殺身之禍!”秦王鄭重道。
“父王,不至於吧?”扶蘇苦笑道。
“若有人才能出眾,功勞浩大,可升官加爵,但,不可替換原先重臣位置,你用心看,凡是不要過快決定,還有,不要制定新秩序!這是為父的忠告!”秦王鄭重道。
扶蘇看了看秦王,點了點頭:“孩兒知道了!”
“這是莊子對各國君王說的話,我猜想,並不是所有君王都理解,但,為了不讓莊子的心思白費,天下各國君王,每個君王,我大秦都送一塊石碑,上面都要燒錄《應帝王》的篇章,再落下我的大印!希望各國君王重視起來!”秦王沉聲道。
“重視什麼?”
“你治國的時候,用心看!以你的智慧,應該很快能看出來。現在說出來,你未必有心思治理秦國了!”秦王搖了搖頭沉聲道。
PS:歷史小知識,《莊子》一書,亦稱《南華經》,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類文章,對於這三種分法,後人有各種猜測解釋,其中一個猜測,就是‘內篇’是莊子本人所著,‘外篇’是其弟子根據莊子言行而著,雜篇就是更後之人根據莊子思想編著了。凌霄之上寫莊子,所以,觀棋只取了其中的內篇沿用。《應帝王》是內篇的最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