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王易像土匪頭子一樣在劉闢龔都的擁護下前往城門,跟在他身後的徐庶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臉上卻露出了一絲笑意。
王易現在的表現,讓他覺得,這真是的一個很好的效忠物件。
和自己談話的時候,雖然是席地而坐,卻用足了禮節,展現出了對自己這個士子的尊重。
而在面對劉闢龔都這種農民出身,又一直是流賊的黃巾餘孽的時候,他就更加的顯得粗魯不文一些,一點都不在意禮節。
能在面對不同的人的時候,進行不同的對待,他還只是個十四歲的少年啊,這樣的人,將來成長了,會是什麼樣的英雄?
本來就對劉備王易父子很有好感的徐庶,立即就覺得自己沒投錯人。
有王易這麼優秀的兒子,劉備會差到哪裡去嗎?不可能的。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出了城,然後就看到城外的王易部下已經早就準備好了,騎兵們紛紛牽著自己的馬,擺好了陣勢,沒有現在上馬只不過是為了節省馬力而已。
看看這些紀律嚴明的職業軍人,再看看亂哄哄衝出城的自己的手下,劉闢龔都就覺得有些羞愧。
“二位不用羞愧,你們沒學過練兵,把兵帶成這樣也不錯了。你別看這三千多騎兵好像都是一樣的精銳,其實只有五百人是我從徐州帶來的老部下,剩下三千人是最近才加入我們的,我只是讓他們練了幾天的佇列而已。你們手下計程車卒,在經過我們的訓練之後,也同樣會這麼精銳的。”王易安慰著劉闢龔都。
“可是我們兩個勇力只是尋常,能力也一般,配不上這樣的好兵。”劉闢羞愧道:“到時候我們當個軍司馬可能都不配,只願在少使君身邊貢獻一點力量。”
龔都口舌笨拙一些,只能連連點頭:“俺也一樣。”
王易啞然失笑:“二位,犯不著這樣,你們從小沒念過書,也沒讀過兵法,自然如此,等有空的時候,我教你們認識一些字,然後學學兵法,自然而然的,就精通了。”
王易這話倒真不是忽悠他們。
把繁體字簡化一下,教成年人,其實快得很,後世天朝建國之時,全國三四億文盲,在短短十數年之內,基本掃盲成功,靠的就是推行簡化字,簡化字、造紙術的成熟、印刷術的成熟,是打破知識壁壘文化霸權的最好利器。
當然,這樣的想法,現在不能暴露出來,不然必定就是天下士族共攻之,就連劉備軍內部計程車族豪強,也會產生巨大的不滿。
不過在汝南,就是一個很好的試驗地了。
地方小!人少!沒人管!
王易不回徐州,就是因為知道徐州現在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自己也插不上手,反而在汝南,能夠讓自己放開手腳去做。
而且不管怎麼說,自己也到了要獨當一面的時候了,也要建立起自己的一些班底了。
在列隊之後,王易遠遠的看到,地平線上一支亂七八糟的隊伍,慢慢地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