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無塵露出一絲瞭然,他得知這句偈語,也是從師尊活佛那裡。既然活佛並非只告知了他一人,秋楓也知曉,便不足為奇了。
“不過施主確實佛緣深厚,”無塵依舊讚歎,“小僧也曾聽聞過這句佛門偈語,甚至活佛還曾說過,這句偈語是他修行的最高境界。如今見得這幅圖,卻還不及施主先想到這句,還是得了施主的提示,才有印象。”
“如此看來,施主比小僧更加適合佛門。”
得到佛門聖子無塵和尚的這般評價,不少人都對秋楓刮目相看。
比佛門聖子還要適合佛門,無論是否聖子謙虛,但都足以證明,秋楓的佛性確實深厚。不少僧侶看向秋楓的眼神,都帶有一絲絲嫉妒。
“大師說笑了,我等還是先去下一層吧。”秋楓一笑,並未接話。
當什麼有什麼用?哪裡比得上劍修的逍遙自在?
秋楓表示出不願意去佛門的樣子,和尚們反而鬆了一口氣,一起說說笑笑,去了第三層。
餘小莫等人跟在後面,又躺了一層。李慕白問道:“餘兄學究天人,不知也聽聞過這句佛門偈語?我起初只是覺得這偈語意境悠遠,佛性深厚,沒想到活佛都拿這句偈語作為佛修的最高境界。”
陳飛也是點頭:“論起心境修行,佛門確實略勝一籌。可惜我道門近年來路子彷彿走偏了,大家都更重視外在修為提升,更深層次的修心,卻不願意了。”
餘小莫臉色古怪:“道門還缺少修心法訣?不過說起偈語,我確實聽過這句,甚至還知有一句偈語,比起這一句境界更高一籌。”
李慕白驚訝:“餘兄雖不是出家人,可也能隨意打誑語吧?這句偈語可是活佛認定的最高境界,怎麼可能還有更高?”
餘小莫笑而不答,轉而對陳飛道:“若是道門真的缺少修心法門,我可以提供一部《道德經》,供道門修心所用。”
“《道德經》?”陳飛眉頭微皺,“我怎麼從未聽說過這本經書?”
“這本經書是我老家的名人嘔心瀝血所作,結合了他畢生思想,凝聚而成。
”餘小莫解釋道,“可惜我老家偏遠,你們沒有聽過實屬正常。”
“不知道餘兄老家是哪兒的?”李慕白好奇道,“九州雖大,但我書院之人,常常組織採青,說不定還去過你那老家。”
餘小莫搖頭一笑:“我老家名地球。”
“地球?好奇怪的名字,我甚至沒有聽過。”李慕白皺眉,隨即問道,“地方可能不出名,但我曾聽餘兄說起,不少名人所言,皆有一番道理,此次這《道德經》,聽上去似乎也不簡單,可是一個名人所作?”
餘小莫想要解釋,隨即覺得說太多也無用,對牛彈琴,便隨意點頭。
“那這名人是何人?餘兄可否告知名諱?”
餘小莫瞥了他一眼:“那人叫做魯迅。”
“魯迅?”
“沒錯,魯迅曾經說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李兄以為,這一句偈語的修心境界,比之方才那一句如何?”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李慕白聽聞之後,怔怔出神,彷彿看到了一個隨性灑脫的得道高僧,肆意人間。
“這魯迅,定然是一得到高僧無意!”李慕白斬釘截鐵。
“餘兄說的《道德經》,也是這魯迅所作?但一人又怎麼可能明悟如此高深的佛理和道經呢?”陳飛眉頭微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