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一大清早,邢氏做好了飯菜,進屋把炕上的幾個孩子挖起來,嘴上不住的絮叨著:“快起來,今天可是去學堂的第一日,可不能晚了!”
葉銘和葉文俊聽話的起身穿衣,快速收拾好自己。
一家人一起吃過早飯,臨出門時,邢氏又不放心的衝兩個兒子叮囑道:“去了學堂要聽先生的話,認真學習,知道了嗎?”
“娘,我們知道的!”
“嗯,紙啥的,別不捨得用,該用就用,多學多寫多練字,娘聽人說,練出一筆好字,是很重要的。”
邢氏給兩個孩子規整了下衣領和衣襬,又說了一句。
旁邊的葉蓁笑著插話道:“娘,您要是再叮囑下去,哥哥和三郎估計就真要晚了呢。”
“不說了,不說了,你們快去吧,路上注意點,到了學堂要和人和和氣氣的,記得啊。”
邢氏站在門邊,衝兩個孩子揮手,嘴上忍不住又叮囑了一句。
“知道了,娘!”兩人一同應聲,挎著小書包,離開了葉家。
這挎包是前幾日葉蓁描述出樣子,邢氏做出來的,很是簡易,但對於目前的兩人來說,也夠用了。
哥哥兩人走了好一會兒時間,葉蓁才看到大郎神色慌張的跑出屋子,她撇撇嘴,就這態度,還想讀書考秀才呢?
葉銘兩人出門不久,就遇到了張平安,結伴一起來到了宋宅。
學堂在第一進的倒座房裡,幾人走進屋,選了相鄰的幾個位置坐下,葉銘從挎包裡拿出筆,硯臺以及紙張書本等物。
書本不是別的,正是那本快被他翻散架的論語。
旁邊的張平安瞧見這幕,好奇問道:“銘哥,這是啥東西?瞧著還挺方便的。”
葉銘笑笑說:“這是書包,我娘給我做的。”
“書包?這名字倒是形象。”張平安嘴上讚歎一句,扭頭收拾起自己的東西來。
學堂裡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李郎中的兩個孫子,此時也走進了學堂,瞧見葉銘幾人,直接把位置選在了他們身後。
收拾好東西,年紀稍大些的李興旺,正準備找葉銘說話,瞧見先生從門外走進來,立刻就老實了。
只見穆清風目光掃過屋裡,大大小小的孩子,淡淡發道:“人都來了嗎?”
唰的一下,就見屋裡瞬間舉起了三隻手臂。
“誰沒來?“他問道。
“葉家的大郎沒來。”屋內三名孩童異口同聲的回答道。
穆清風點點頭,繼續問道:“誰認得千字.....”
...........
一個半時辰後,學堂裡的孩子,終於有了一刻鐘的休息時間,坐在後頭的李興旺和李興盛,立刻就湊到葉銘這邊。
從懷中掏出幾個鳥蛋,笑嘻嘻的問道:“我有鳥蛋,你們要吃嘛?”
葉文俊和哥哥對視一眼,都笑了,挎包中拿出一個油紙包開啟來:“我們也帶了吃食,不如我們換著吃?”
“好呀。”李興盛兩人歡快的應了。
和他們帶的鳥蛋相比,葉銘兩人帶的東西,明顯要豐盛不少,有豆包,幾把紅棗,雞蛋,還有幾個油果子。
這邊的張平安,也帶了吃食,幾人湊在一起,邊吃邊聊起來。
他們幾人都是識字,外加讀過幾本書的,被先生一同教授,心裡自然而言就覺得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