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這一次,姜嫻最大的收穫,不僅是對於自身的體悟,如淬鍊一般的洗禮。
還有就是讓她重新認識了麥收大隊的鄉親們。
何為族親?何為鄉親?
不同於之前,她以前賺了錢了,甚至去了省城得了獎,哪怕是她走街串巷給人治病,賣自制的藥丸,也得了些好名聲,但,依然能聽到有人說酸話、閒話。
畢竟同她的賺錢能力齊名的還有她的兇名,她對待徐向彪那一夥兒人,雖然是他們罪有應得,但她可沒留手。
一個女娃,看起來嬌嬌弱弱的,把身高七尺的壯漢打翻在地上成了爛泥,旁人吃驚的同時,難免膽寒。
對比華國姜嫻膽小如鼠的模樣,說她惡鬼附身的都有。
她雖不在意,但沒人會喜歡背地裡說自己壞話的人。
顧珩外表矜貴冷漠,她外表看來嬉笑怒罵,巧笑倩兮,甚至變臉比翻書還快,但內裡,她何嘗不是冷漠又矜傲的。
所以,她和顧珩,他們能成一對兒,是有原因的。
哪怕那些人說的話對她沒什麼實質影響,最多就像蒼蠅一樣,擾人罷了,但,對於這些背地裡嚼自己舌根的,她自然不屑。
什麼鄰里鄉親,喜歡她的靠過來。她處著,不喜歡她的,遠著她、誹謗她、虛情假意她,她壓根不搭理。
可是這一次,有了改變。
姜嫻很忙碌,周旭出生後,姜嫻先是和劉院長、姜二伯還有姜四哥一起,見了邵教授,得了他的指點。
邵教授意料之外的開明,對於她雖然是大夫,但還“不務正業”的去做廣播員,去學戲曲,反而持鼓勵的態度。
還道:
“年輕人就是得嘗試不同的愛好,否則怎麼能找到最摯愛的那個呢,人生還很長,不找到最好的,何其無聊?且去揮霍青春吧,年輕人就該這麼有活力。”
同時,他還輕易的給了承諾和寬容:
“只要我還活著的一天,你都可以來華都找我,無論什麼事兒,只要我能幫忙,我都願意盡力幫你,你不要把我當老人,只當成平輩,或者當個忘年交。”
這般的態度,讓姜嫻很吃驚,要知道雖然劉院長和二伯父發現她在醫學上有天賦有鑽勁後,雖然沒明說,但從他們一些不經意的流露出的態度裡,姜嫻還是發現,他們更想她把所有時間放在醫術鑽研上,如許多熱愛這個行業的人一樣。
可邵教授竟然說出這番話,讓姜嫻一下子感覺到了大佬與眾不同的胸襟氣魄,也讓姜嫻起了愛戴親近之心。
人對於比自己優秀許多的人,無論是格局、氣度還是技藝,任何方面,都會產生親近和崇拜的心理的。
她謙虛的低頭接過了邵教授的聯絡地址,認真的跟邵教授探討了一回她對於人生目標和愛好之間如何區分和平衡問題。
邵教授聽的認真,聽罷,他還能給出些建議,也好似更加賞識她了。
見過邵教授,姜嫻還得忙要去華都的事情,距離去的日子沒多久了,有許多要準備的材料,甚至是彩排。
姜嫻時常奔波在縣城、L市還有省城之間,還有成堆的資料要看要背,不得不說,這時候算是體現出有個物件的好處了,若不是有顧珩這個物件罩著,姜嫻真沒有這麼方便。
雖然她有介紹信,買火車票啥的都能買到,但這種事,由物件去做,她可以用這時間做旁的事,甚至就是單純的享受一下陪伴對方的時光,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