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68 冬天與春天

既然做了約定,從小老六走到她結婚,不過一年多一些,姜嫻覺得實在太快了。

而且,中間還有別的事兒。

小老六走了,他寄信回來,以他的性子,他說不定也會給二妞寫信。

另則,看在姜建海的份上,姜嫻以前但凡做點不出格的好吃的,都會送點給二妞,甚至,她去省城和去華都回來,都給她帶了點小禮物。

這些,姜家人心裡都清楚呢,甚至還會借姜嫻之手,送點吃食,幫點小忙什麼的。

在姜家人心裡,是真的巴望著兩人能成呢。

而且,小老六去當兵了,姜家人心裡還抱了些愧疚之心,讓人家在家等人,也不知等到啥時候。

他們姜家人多力量大,和二妞家不同,他們就處處幫襯著他們家。

要說為何不光明正大的,只因為,兩家畢竟沒有正式請媒人過定禮,所以,為了保護尤其是女孩子的名聲,所以姜家人做的比較隱晦。

這事兒,發展到進一步,就很噁心了。

據姜家人後來打聽了一下,二妞跟這個物件是二妞的舅家說的媒,男方是家中長子,下面一溜兒三個妹妹,男方的家庭跟姜家有點相似,他父親是生產大隊大隊長來著。

聽說,起先,男方沒看中二妞,是去年端午節,二妞媽帶著二妞去舅家送粽子,藉此機會見了一面,就那一回,二妞的婆婆、男方的媽媽看中了她,說二妞屁股大,保管能生兒子,所以,那一回就算是定下了。

去年端午,那是什麼時候?

距離姜建海走不足半年,二妞家就說親了。

這事,她家還有意捂著,姜家人渾然不知。

照樣,送這送那的,直到二妞家突然要辦酒,姜家才知道。

姜嫻猶記得大伯那天回來,那陰沉的滴水的臉色。

自此,姜家跟二妞家斷了交,連普通的鄉親都沒法做了。

二妞結婚的時候,自然沒請姜家人,其實同村的一般是不請的,這年頭,誰家都不富裕,如姜嫻結婚這般大手筆的,還真沒有。

顧姜兩家是開的流水席來著,這就是來多少人上多少菜的,村裡人願意來就來。

正常情況下,旁人結婚,那就是請自家人開個席面了事。

二妞結婚,辦酒是在男方家的村子裡,但不知為何,三朝回門聽說沒辦呢,說什麼的都有。

不過,姜家既然跟這家人斷交了,自然也不會關注他們家了。

用大伯母的說法,莫要提這家人了,免得髒了自家的耳朵,敗了心情。

姜家長輩們能忍,姜嫻幾個嫂子差點沒被氣死。

尤其姜大嫂,她就和大伯母一般,是姜家這一輩兒的長媳,用古代的說法,那就是一個家族的宗婦。

她本就是姜大伯母孃家侄女,侄女肖姑,她平日也是極為疼愛下面的弟弟妹妹。

小老六最小,可以說,除了姜嫻,在整個姜家大家族,大家對他最偏愛。

這會子,人不知道在哪兒吃苦訓練呢,這當兵了可就是國家的人了,這往後守護和平為己任,遇到危險也得衝在最前面。

誰家孩子誰家疼,若不是姜建海執意如此,姜家人壓根沒想著他會走上這條路。

可,既然選擇了,就要兌現。

一家人雖說心裡捨不得,想他,但又忍不住自豪,玩心最重,最吃不得苦的小老六也長大成人了。

這些日子來,姜建海時有信回來,信中從不言自己吃了多少苦,都在說戰友如何好,長官如何親切,自己得了什麼好成績……

姜家人何嘗不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呢。

莫說旁的,頭先姜嫻去舅舅家,舅母就說了,外頭個個都說姜建海是個好樣兒的,尤其是姜嫻幾個嫂子的孃家村子,提起姜建海,人人都知道,還滿口的稱讚和好話。

這樣的好孩子,結果呢,準媳婦兒丟了,還是不到半年的時間內……

姜四嫂這人想的多,她就說了:

“家裡人也沒法回信給小老六,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除了新兵,老兵可是能跟家裡通訊的,我記得二妞舅家村裡不是也有當兵的,萬一人家說幾句閒話,再萬一,當兵的都在一起,傳到咱老六耳裡,這可憐的孩子萬一想不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