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子裡的雜亂,都給兩人收拾了。
尤其是那些藤啊枯葉啥的,兩人全都拔了,地上鋪了顧珩從南邊弄來的鵝卵石,鋪好後,姜嫻就來看過了,還別說,鵝卵石圓潤光滑,帶著石頭天然的光澤,挺漂亮的。
腳丫子走在上面,隔著鞋底,也能舒經活血,久而久之,當真是能延年益壽尼。
每日裡在這個院子裡多走兩圈,比坐在那兒吃補藥強多了,需知是藥三分毒。
院子裡,顧珩和姜嫻再沒佈置其他東西,只牽了葡萄架,在葡萄架的一角,放了藤編的桌椅。
這小屋子,就是他們在縣裡的一個家了,平日裡要是來不及回村,一家人可以在縣裡住一住。
但菜和糧食種不了,首先地方不大,種了那些,於姜嫻來說,覺得破壞了院子的美感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他倆也不時常住,沒人能長期在家打理這些,所以也不拘泥於這個。
村子裡的屋子肯定還是他們最常住的家。
旁的不說,家裡的那些菜啊雞啊,還有密室裡那麼多的收藏呢,空放在家裡,姜嫻說什麼也不會不放心的。
顧珩不在家,四個娃姜嫻自然得託人照顧著。
大部分在顧珩不在的時候,姜嫻是把他們四個一起送到姜家的。
畢竟姜家人多,大嫂和二姐倒是也願意幫她照顧孩子,可大嫂太忙了,姜嫻不欲與她添亂。
至於顧環家,罷了,她家三個娃已經要把家拆散了,再加上她家的,尤其是大禾……
姜嫻不想再經歷一次大禾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從衣服口袋裡掏出一塊木頭,而那塊木頭是馮家的桌角這種事兒了。
太尷尬了。
這事情自然是確實發生過的,起因是這群熊孩子突發奇想,想知道鋸子和木頭哪個更硬……
第二天,姜嫻帶著桌角和大禾去馮家賠禮道歉來著,結果害得三個外甥被發現擅自拿了鋸子這種危險物品,又被揍了一頓……
這一天也不例外,一大早,上班前,姜嫻就把幾個孩子收拾乾淨兒,用小木車把兩小的放在裡面,身後跟著兩個大的,包袱款款的回孃家了。
到了姜嫻下班,就跟著姜小大一起回村了,她自然不回自己家,直接回姜家吃晚飯就成。
這幾天,不是顧珩不在家麼,所以姜小大兢兢業業的做起了護花使者的差事。
在姜嫻這兒,這護花使者也要代代相傳呢。
誰讓她至今依然沒學會騎車,而且對學車既毫無興趣又毫無天賦?
她倒是曾經“好強”來著,結果學了好幾天沒學成,還把顧珩的腳踏車撞出了好些個劃痕和小坑,鏈條都被她折騰掉了三回。
顧珩還沒說啥呢,她自己先心疼了。
誰家腳踏車不當個寶貝啊,哪兒能這麼可勁兒造。
除了顧珩,估計是個人看到她這樣折騰腳踏車都得生氣呢。
好在兩人是在三環山裡練的車,一個練一個陪,沒什麼其他人看見她“笨拙”的場景。
姜嫻私以為,幸虧沒別人,否則這得丟臉丟成啥樣?以她如今的知名度,只會招至更多的嘲笑。
於是,自此以後她再也不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