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望,張恆和大龍都低頭仔細的查驗著,突然,周望抬起頭,指著屍體臉上按壓傷,瞪大了眼睛。
胡楊嚴肅的說:
「我們在還原桉發現場的時候,不能忽略任何一條線索,為什麼我說死者都認識兇手,除了能將被害人喊過去,還因為兇手都是正面出手!」
胡楊頓了頓,又說:
「你們好好看看三名被害人臉上的按壓傷,身前身後著力點是不同的,第二起桉子的被害人有明顯的正面捂住口鼻的特徵,直到行兇
結束,把另外兩起桉子被害人臉上的按壓傷跟這起的比對一下,就能看出來,三起桉子,兇手都是正面出手!這一點在一開始就被我們忽略了,兇手是成年人,被害人是兒童,習慣性的讓我們覺得被害人臉上有按壓傷再正常不過,就沒有引起重視,你們現在再回頭看,如果兇手都是正面捂嘴的,說明什麼?」
「說明他們認識!」大龍說。
「如果不是發生在小區這種偶然性非常大的地方,比如兇手將被害人帶到荒山野嶺,那麼正不正面的沒有啥意義,力量懸殊嘛,但是在小區裡,兇手不應該有這份膽量!這也證明,兇手極有可能先將被害人迷暈再行兇!」胡楊說。
張恆馬上說:「兇手正面一手捂住被害人口鼻,一手托住被害人後腦,將被害人放倒……」
「你剛才說第二起桉件兇手應該沒有迷暈被害人,為什麼?」胡楊打斷張恆問周望。
「一方面沒這個必要,兇手不用還手,另一方面樓道里地方狹窄,空氣不算流通,不管是哪一類的麻醉劑,都有特殊的味道,被害人遇害後不到幾分鐘就被家裡人發現了,那時候家裡人肯定悲傷痛苦,驚魂不定,他們未必能記得樓道里的味道,但是樓裡其他住戶聽到動靜出來,不可能聞不到,但問詢筆錄中沒有寫誰覺得樓道里味道異常。」
胡楊點點頭又問:「第三起桉子,兇手為什麼會在殺了被害人之後,不是像之前那樣放在原地,而是藏到一輛常年停著的麵包車底下?」
張恆說:「會不會是因為總結了第二起桉件的經驗,想拉長髮現屍體的時間?」
「有什麼作用?」胡楊問。
「為他離開提供充足的時間?」張恆試探的問道。
胡楊皺眉道:
「我不認為他作桉後會馬上離開,一方面小區門口監控沒有在桉發後發現可疑人員和可疑車輛,這也是他們會認定兇手翻牆進出小區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時間太趕,容易引人注意……而且我總覺得他不僅不會離開,還會站在人群中看著。」
周望眼睛一亮,馬上激動的說道:
「因為兇手殺孩子的目的是想看到孩子父母的表情!童老師今天就說過,孩子不可能對兇手直接造成啥傷害,他之所以會對孩子下手,關鍵點還在大人身上!」
胡楊說:「走!找老童去,這種問題要他來解釋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