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1章 好像卡住了

航天指揮中心的專家學者都對飛船的階段勘察成果疑惑連連。

而自宋寒展開登月行動以來,指揮中心為了對他在月球上的行動作為掩護,而開展的月兔二號的月背直播也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在航天中心與VVTV合作的網路直播畫面中,密密麻麻來自全世界的彈幕此起彼伏。

配合著直播,一旁還有航天中心的相關專家對月球地貌特徵進行講解。

“‌月球的形成原因目前最廣泛接受的理論是‌大碰撞假說‌。

按照這一假說,月球是在大約45億年前,由一顆類似於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巨大的撞擊使地球向宇宙空間拋灑了海量的物質,這些物質冷卻後又被地球引力捕獲,最後形成了月球。

只是相關假說並沒有得到過驗證,這也是我們嫦娥系列無人探測任務重中其中一項科研任務。”

直播中,主持人也接過對話問道:

“為什麼我們登陸一直都在月背進行呢?

我們展開月背登陸計劃以來,全世界都對我國的登月計劃產生了眾多質疑,說我們在月背發現了外星人, 外星飛船等。

畢竟不管是工程難度,還是技術要求,從正面登陸都要比月背簡單的多。”

主持人的話讓航天中心的專家眼中精光一閃;

“眾所眾知,月球雖然間隔地球三十八萬公里,但是隨著這些年航天技術的發展,人類向月球發射了眾多探測器。

從月球的十幾次取樣調查中,都沒有在月球發現經濟開發價值。

畢竟比起三十八萬公里外的月球來說,我們地球上還有廣袤的沙漠地區,它們的開發環境都是比月球不知道宜居了多少倍。

我們開展的登月計劃,是常態化地外探索擴充套件計劃。

這種需要花費巨大人力物力的工程,需要有著經濟活動支撐,才能讓它真正的常態化。

既然過往的登月中,正面都被人翻了一遍沒有發現,可不是要去沒人去過的地方看看。”

專家的話讓主持人眼睛一亮:

“這麼說,我們科學家發現了月背蘊含的巨大經濟價值?”

主持人的話讓專家堅定地搖了搖頭;

“這個真沒有!”

專家的回話讓主持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你這前後不搭的話,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往下接了。

專家的話語落下不久,在網路直播的畫面中,密密麻麻的彈幕資訊如山呼海嘯般開始湧動。

“What??”

“那是什麼?”

經過工作人員的提醒,航天專家看向玉兔二號的直播畫面,結果一看之下,整個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