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

陳顏的任命下來了:合肥度支校尉。

上任途中,他來到陳縣致謝。

作為許昌陳氏的一員,他很清楚自己在兵敗之後,依然能夠平調合肥的重要原因:陳侯上疏力保。

在這件事上,度支王尚書沒有反對,天子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同樣沒有反對。那麼,在東海王出鎮兗州的情況下,事情就這麼定了。

他是從洛陽出發的,抵達陳留浚儀縣的時候上船,經睢陽渠南下,直趨陳縣。

司馬越也在浚儀。

他匯合了劉洽收攏的七八千殘兵敗將——原王堪、王士文所領部眾及東海王**——兵至四萬,於酸棗、白馬一帶與王彌激戰。

戰鬥過程乏善可陳。

王彌深溝高壘,避而不戰,只保著渡口。

司馬越將大軍委託給長史裴邈,何倫、王秉、劉洽、薄盛等副之,經旬日圍攻後,克酸棗縣北的渡口,但白馬一直未能拿下。

陳顏沒在此多留,等到船隻後,便從浚儀縣南下。

浚儀縣亂糟糟的。

縣令早就棄官而走。

乞活帥陳午率眾盤踞於此,但他們不是亂軍,而是受命鎮守此地。

去年司馬越召河北乞活帥入京,李惲、薄盛聽從號令去了洛陽。

陳午則率漢、烏桓流民五千餘家至陳留。

王平、祁濟更離譜,見陳午在陳留,不與他相爭,直接去了陳留隔壁的梁國,找了一塊地盤踞下來。

乞活軍的發展是非常迅猛的。

想當年,司馬騰帶至河北的乞活軍只有一萬餘人,多為幷州官吏、軍民。

鎮鄴後,司馬騰只抽調了少許人馬為他守城,大部分乞活軍在冀州諸郡就食,由此開始了大發展。

不但有幷州胡漢百姓東下冀州加入,還有許多冀州軍民入夥。

之前汲桑叛亂,乞活軍一下子出動了五萬眾,可見其規模。

與一般流民軍“反晉”宗旨相比,乞活軍的宗旨是“扶晉”,這是他們與流民軍最大的區別,畢竟體制內的嘛。

就目前而言,乞活軍已經形成了三大“根據地”。

黃河以北的在廣宗上白(冀州安平郡)一帶活動,且耕且戰,由原范陽王司馬虓的主簿田徽統率。

黃河以南的則以陳留國浚儀縣為駐地,由陳午統率。

在王平分家之後,梁國即將成為其第三個根據地。

陳顏從浚儀南下之時,隨處可見操幷州、冀州口音的流民。兇悍好鬥,搶劫成性,若非他有官身,又有上百隨從,說不定真被人給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