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二章 耕戰

大河滔滔,氣勢雄渾。

從陰山南麓到渭水入河處,綿延千餘里,風景絕美之處甚多,但神龜六年(322)的今天,大河兩岸又多了一處風景。

“邵賊將死矣!”

“邵賊窮兵黷武,人所共怨。”

“邵賊刁奴噬主,為世人唾棄。”

黃河西岸,嘹亮的叫罵聲順風而來,傳遍遠近。

山坡下的麥田裡,一紅袍壯漢聽了哈哈大笑:“跟三歲小兒一樣,恁地讓人瞧不起。”

兩軍隔河對罵已經成了當地一景,持續很長時間了。

在邵勳看來這很無聊,還不如你放我過河,兩軍拉開陣勢,野戰打一場,打出風采,打出水平。只可惜匈奴人腦子沒問題,怎麼都不肯放他過河。

此地有渡口,名採桑津,位於孟門石槽下游、壺口上游。

黃河行到此處,河岸陡然收窄,出現一條如同神仙用巨斧劈開的石槽,就是孟門石槽了。

石槽僅寬三十步,站在河岸邊,弓箭都能射到對面。

但這裡不能行船,蓋因河水落差極大,號稱懸水奔流如瀑布,魚鱉所不能遊。

石槽下游有一段水勢稍緩,採桑津便位於此處。

但這個渡口也十分危險,水流較急,一旦被衝到更下游就是壺口瀑布了。

事實上邵勳很奇怪採桑津為什麼會設渡口,思來想去,大概還是兩岸之人不願繞路,寧可冒險也要乘坐渡船過河,反正不一定每次都會翻船,對吧?

一個字:勇!

最有名勇者是姚襄,因為他在這個渡口附近築姚襄城,控扼孟門、龍門之險,簡單來說,怕人偷渡。

此時河對岸也有匈奴人的城池,不大,週迴數里而已,罵髒話的匈奴兵應該就是那座城池裡的人。

親軍督黃正找了十幾個大嗓門之輩,舉著盾牌來到河岸邊,朝對岸破口大罵:“劉洋還沒死嗎?”

“劉洋,小心石勒斬了你狗頭。”

“劉粲何在?汝母尚在梁王之手,不來盡孝?”

正在勞作的軍士們聽了,鬨堂大笑。

邵勳笑著讓黃正把人撤下來,別罵了,粗俗!

當然,黃正說得沒錯。

劉聰的樊、宣、王三皇后都是劉粲法理上的嫡母,盡孝沒毛病。

“子恢,第一次見到平陽風物吧?如何?”邵勳將釘耙扔給親兵,笑問道。

“景色壯麗,著實震撼。”糜晃的鬚髮都有些灰白了,雙眼也不如二十年前那般明亮,顯得有些老態龍鍾。

不知不覺間,兩人已相識二十年。

二十年間,滄海桑田,多少風流被雨打風吹去。

不可一世的成都王司馬穎沒了。

生不逢時的劉淵沒了。

殘暴至極的張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