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七章 先鋒

邵勳這些時日一直屯於汲郡。

自從剛來那天與庾琛詳談一番,並抽空接觸了汲郡兵軍官之後,他對汲桑部有了一定的瞭解。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邵勳喜歡從優勢和劣勢兩方面來分析。

敵軍的優勢是什麼?

戰鬥經驗豐富,血裡火裡走過來的次數多,畢竟過去幾年一直在打仗,一年見仗數十次,就頻率而言遠超禁軍、銀槍軍。

劣勢是這多為失敗的經驗。

一旦失敗,人員死傷、逃散過多,有經驗的戰鬥人員就會大量損失。新拉的壯丁戰鬥力嚴重不足,必須多打仗才能成長起來,但他們中的大部分顯然活不了多久。

說白了,古今流寇差不多都是這個套路。

百戰餘生的精銳收攏在身邊,作為核心部隊,然後以這支核心精銳驅使大量炮灰,流動作戰。炮灰中僥倖活下來的,便算是透過了考驗,收入核心營伍,死了的——也就死了。

我軍的優勢是什麼?

裝備精良,訓練系統,技藝嫻熟——是的,技藝嫻熟是一大優勢,流寇沒太多時間來給你學習各種武器的門道,壯丁拉來後吃不了幾頓飯就要上戰場。

另一大優勢就是部隊長期在一起訓練,互相之間較為熟悉。

對銀槍軍而言,則更為特殊,因為與邵勳的師生之誼,軍官的主觀能動性夠高。

我軍的劣勢是什麼?

最主要的就是戰鬥經驗相對匱乏,沒有經歷過血腥殘酷的戰場。

平時練得好,不代表上了戰場不掉鏈子,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那麼,明白了敵我優勢,兵法要旨便是揚長避短,這個時候就可以做針對性訓練了。

邵勳讓汲郡兵一起加入了訓練,庾琛欣然同意。

於是,銀槍軍(2400多)、府兵(300)、牙門軍(3000)、汲郡兵(2000)總計7700戰兵,進行了連日的高強度訓練。

府兵部曲、汲郡兵一部及司州丁壯萬人同樣進行了訓練。只不過強度沒那麼高,一個是三日一練,一個是十日一練。

七月初二,當劉輿及隨從百餘人抵達汲縣東郊時,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熱火朝天的場面。

“這時候才練兵,怕是晚了吧?”有人咋咋呼呼說道。

劉輿並不理會,只默默看著。

近兩萬人規模的操練,諸般軍令井井有條,全軍運轉或稍有滯澀,但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年頭見到的,多是不堪驅使的羸兵,如同許昌兵、兗州兵那般久經戰陣,運轉自如的,卻沒有幾支。

面前這支軍隊,如果去掉明顯是丁壯夫子的那部分,其實還看得過去。

尤其是那全員披鎧的三千多戰兵,對軍令十分熟悉,執行堅決。說進就進,說退就退,縱有散亂,也在一般水平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