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新安置了很多流民,粗粗一看,有點可怕。
絕大多數竟然都是壯丁健婦,老人、小孩很少。
邵勳沒有在此停留。
本來想至鄉間突擊走訪,看看官吏們有沒有騙他的,被左右給勸住了。
理由很簡單:新安置的幷州甚至是拓跋代國流民,心思叵測,恐有喪心病狂之徒。
這不是他名望很高的洛南、陳郡等地,凡事還是謹慎一些好。
邵勳從善如流,只在過路時隨意看了看,並分派了幾個武學出身的文吏至各處,仔細檢視。
總體而言,滎陽七縣的流民安置還不錯。
當地大族潘氏獻了一部分土地出來,總計三百頃,用來安置流民。
出於與潘滔的舊情,邵勳把自己在魯陽縣的一個莊園送給了他,大約百五十頃的樣子。
老潘有點吃虧,但在度田的大背景下,已經不錯了。
開封(陳留屬縣)鄭氏也送出了位於滎陽、卷、中牟三縣的一部分土地,加起來四百多頃,都是永嘉年後侵佔的田地。
眼下還沒查到他們頭上,人家主動獻出,姿態就比較好看了。
當然,即便這些大族不獻地,滎陽的土地資源也是夠的。
這地方曾是反覆拉鋸之地,人口損失很大,土地、房屋很多,流民們可隨時拎包入住——如果他們有包的話。
另外,滎陽七縣交通便利,運河直通河南腹地,驛道也四通八達,故今年得到了充足的流民安置物資,各項工作進展很快。
秋天的時候,他們甚至還收穫了一茬黃豆,收成很差。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青黃不接的時候,還得發放一批救濟糧,直到五月麥收。
是的,秋收之後,軍事化管理的流民們被強逼著種了冬小麥。
很多人之前壓根沒種過這玩意,有點懵,但上頭壓下來了,只能四處打聽,硬著頭皮種了。
邵勳放慢馬速,沿著不少農田轉了一圈,發現麥苗已經長出,但稀稀落落的,不是很好。但這其實已經達到他的心理預期了,一開始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慢慢就好了。
離開滎陽之前,邵勳還去幾個邸閣看了一下,瞭解了下里面的存糧數目——基本都是今年秋收後徵調、轉輸進來的粟米。
有這批糧食,明年戰爭的“啟動資金”是有了。
打到五六月間,還會收穫冬小麥。
到九月,還有一季雜糧。
物資是相對充裕的,只要不操蛋地再來個什麼大範圍水旱蝗災。
就這樣一路慢悠悠地前行,十一月十二,邵勳返回了汴梁,結束了為期四個月的巡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