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人的到來也令眾人眼前一亮,皇太孫姜坻帶著皇上親許的未婚妻柳雨婷赴宴,自小婷婷玉立的柳雨婷出落得愈發動人,不負京城四美的名聲,賀齊舟一時還不敢相認,倒是柳雨婷先向其點頭示意,弄得賀齊舟還有點不好意思,同來的還有其兄長柳雨村。
賀齊舟從眾人的口中得知,晚宴的餐食並不怎麼吸引人,重頭戲是餐前的投壺奪寶,每年誠王都會拿出一件寶貝,作為遊戲魁首的獎勵,寶貝就是這牆上柱上掛著的兵刃、鎧甲,無一不是百裡挑一的精品,誠王酷愛收藏兵器是眾所周知的,今年的重器是一柄寶劍,劍名 “欺霜”,為南唐鄭氏所鑄。
賀齊舟心中大動,夢寐以求的就是有一柄屬於自己的寶劍。當誠王當眾捧出紅布包裹的寶劍之時,引起大廳內一陣騷動。
投壺遊戲的場地在寬廣的大廳之內,寶劍放在大廳北端的古樸長案之上,誠王在眾人的注視下開啟層層包裹的紅布,一柄黝黑的長劍在燈火下閃出淡淡寒光。
“怎麼沒有劍鞘?”不知何人問了一句。
誠王介紹道:“此劍名為欺霜,已有超過百年曆史,其利削鐵如泥。為當年南唐鄭氏所鑄名劍,先祖徵唐之時,淮南一役,手持此劍的南唐主帥被斬於馬下,劍鞘佚失,寶劍為我開國大將程天河所得,另配一鞘;只可惜四十年前與週一役程將軍戰死,此劍又為周將蕭撻佔有;後來楊徵在北征草原時剿滅護送糧草的周軍都尉蕭鸞,此蕭鸞乃蕭撻長子,楊徵重得此劍,因劍鞘已換成北周式樣,便又令人重新打了個劍鞘。他將此劍又轉贈手下大將文庭,可惜文將軍在幽州上馬坡一役中身亡,逃出的隨從將此劍轉交到我這裡,只是劍鞘再次遺失!因配鞘不祥,故一直用紅布包裹,希望化去此劍之黴運!”
見眾人面現凝重之色,誠王繼續道:“因此劍不祥,本來我也不想將其拿出來作為彩頭,不過……不妨和你們說個訊息,由於南澇北旱,草原的災情不比南方少,為了爭奪冬季牧場,東周和北周的戰事已經升級,陛下認為這是我們的天賜良機,過兩天他就會下詔,將國號由‘天禧’改為‘定北’,所以今年就是‘定北’元年,我想,是時侯讓這把利器展露鋒芒了,不知道你們敢不敢來爭上一爭?”
誠王話音甫落,廳內群情振奮,賀齊舟亦是心情激動,想象著持劍疆場的快意。
“有何不敢!”“敢!”“誓滅周虜!”的叫聲此起彼伏。
投壺人人都會,只是誠王府的箭和壺都有些與眾不同,箭用的都是軍中標準的羽箭,箭鏃並未除去,僅是未開鋒而已,而壺則為銅製,壺口不過盈寸,比箭鏃的最寬處也寬不了多少。
大廳內放“欺霜”的長案南面拉出一條紅線,銅壺就放紅線外一丈處,離著大廳門口還有三丈左右,參與者站在紅線後投擲,投不中者當場淘汰,投中者繼續下一輪遊戲。每投完一輪,銅壺會往後移兩尺,直到決出最後一人。
因為壺口極小,距離又遠,投中的難度極大,第一輪過後,僅有三十來人過關,其中大部分都是上屆進士,這一屆僅有賀齊舟、許暮等六人。投中靠的是腕力、目力和定力,靠運氣投中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過關的均是武功高強之人。
第二輪銅壺向門口處移了兩尺,又有一多半人被淘汰,賀齊舟覺得這還難不到他,對於弓箭,他好像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所用箭枝又和自己打獵時用的一模一樣,故前兩投輕鬆過關。
第三輪銅壺又外移兩尺,這次連許暮都出局了,賀齊舟的箭在壺口掙扎一下後,有驚無險地投了進去,另有六人過了這一關,領頭者自然是氣定神閒的蕭寄懷了。自從三年前投進兩丈外的銅壺贏得彩頭後,他已經連續兩年沒有來參加遊戲了,他的參與也讓其他人少了些底氣。
銅壺移到了一丈八尺處,賀齊舟成了第一個投擲之人,廳內之人,圍成一圈,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投擲者這裡。雖然上一箭有點危險,但賀齊舟並不慌張,連續三次投擲,還是讓其找到了一些手感,心中默默計算著增加兩尺,需加多少力量,正欲出手之時,卻被人叫停下來。
“賀師弟稍等!”開口之人居然是蕭寄懷,他轉向端坐長案旁的誠王繼續說道:“恩師,我已獲得一次彩頭,本不應再貪心的,只是我覺得本屆武舉實力最強的應是許暮,便想替她擲這一箭作為補償,不知可否?”
誠王點頭到:“你若贏了,自可作主。”
許暮暗暗惱怒,但也不想在眾人面前駁了蕭寄懷面子,故爾沒有拒絕。
“恩師,我看幾位師兄弟投的都很準,不知何時才能結束,不如這樣吧,把銅壺移到兩丈五尺處,由我先投,若不進諸位再繼續吧,不知幾位師兄弟意下如何?”
廳內一陳譁然,二丈五尺?兩丈已經是有史以來最遠的距離了,現在蕭寄懷居然要挪到這麼遠?他這麼一提自然無人反對,本就憑的是本事,如果對手實力遠超自己,那也無話可說。
賀齊舟心中掠過一絲不快,如果兩尺兩尺地加,自己或許還能中個一兩次,但如果一次加的不是兩尺則自己一點都沒有把握了,兩丈五更是絕無可能,壺口小得像一個黑點,唉,看來是沒奪寶的命啊!
賀齊舟無奈將手中之箭交於走過來的蕭寄懷,離得近了,賀齊舟愈發覺得蕭寄懷的容貌居然找不出一點可以指摘之處。
所有人的目光跟了過來,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沒人會懷疑蕭寄懷會投失這一箭!蕭寄懷站定之後,深吸一口氣,體內氣機暴漲,已經退在一旁的賀齊舟驀然感受到蕭寄懷極為強悍的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