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雲等人不過是趙王手中的棋子。
這天下到底誰是執棋之人?目前對弈的便是趙王與李瓊。
而他們雙方的兵將便是中州盟與天道盟。
至於憐花會,現在朱允常自顧不暇,想必也不回去操心江湖事。
就在幾天前朝廷接到了朱允常的奏摺,雍州之地發生了荒旱,百姓顆粒無收。朱允常已經下令減免稅賦來應對災荒,並且請求朝廷調撥賑災的糧款。
而且西北之地自古以來便是跟夷戎接壤之地,雖是對外重要的通商口岸,但卻也是戰亂頻繁之地。
不過這一次並不是大明的領土受到了入侵,而是臣服大明的兩個番邦之間發生了戰爭,而這場戰爭引起了連鎖反應。
玉門敦煌之外的西域諸國們都紛紛動亂了起來,有些小國的軍士趁亂打劫。
朱允常便派兵嚴守大明與這些小國們的邊防線。以免戰火殃及大明子民。
內憂外患,這的確很讓朱允常頭疼。現在的朱允常的確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顧忌江湖事。
至於天英會那邊,方龍梟的態度非常的曖昧。
嫣然一副中立派的樣子,只是偏安一隅,對於中州盟和天道盟之間的摩擦也是不聞不問。
雖然目前趙王與李瓊依然是合作伙伴的關係,但是這雙方都是心知肚明的,他們不過是相互利用罷了。
趙王不信任李瓊正如同李瓊不信任他一樣,只不過他們兩個的目的不同。
李瓊的目的便是挑起江湖的紛爭,從而再一次製造出如靖難之役一般的大紛爭,從而以建文帝后人的身份逐鹿中原。從根本上顛覆掉燕王建立的大明。
而趙王的目的也很簡單,他想要的不過是龍椅而已,現在他雖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實權皇帝,但他依然不是皇帝。
他想要的是這個國家趨於穩定,只有穩定了下來他才能把龍椅坐穩。只要國家穩定了下來,那麼百姓和朝臣們也就不會在意皇位上坐著的究竟是趙王還是當今的皇上了。
慕容政的天道盟是李瓊創造下動亂的根源,而趙王扶持中州盟則是為了消滅這個或者平衡掉這個根源。
他的時間不是很多,或者說皇上的時間不多了。
他如此盡心扶持的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皇上和徐太后駕崩時不會有人趁機起事。上一次朱允常與朝廷的對立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但這也打醒了他。
那個時候只能是太子登基才能穩定朝局,他即便想要奪權也是不可能的。那樣會授人以柄。他的位子是坐不安穩的。
而如果這一次新皇駕崩的話,局勢趨於穩定,那麼他就可以把自己的小侄子一腳從太子的位置上踢下去。而他作為皇太弟則是最佳的皇位繼承人。
名正言順,能服眾心。
至於朱瞻基,他或許還能繼續讓他做太子,趙王雖然閱女無數,但他並沒有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