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閃爍間,顏卿之微微一笑,開口言道:“兩位公子,容奴家先煮上一壺熱茶,若是你們餓了,儘可食用桌上的點心。”
蘇軾輕輕一笑,剛要說話推辭,不意崔文卿已是搶先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在下有不客氣了,有勞姑娘煮茶。”說罷,伸出手來,從盤中抓起了一塊小兔形狀的糕點,放在嘴邊大嚼起來。
剛才之話本是顏卿之的客氣之詞,沒想到崔文卿還當真不客氣,倒是令顏卿之多多少少有些意外,不禁怔在了那裡。
旁坐的蘇軾以手扶額,俊臉微紅,只覺從來沒有這麼丟臉過,真想裝作不認識崔文卿。
顏卿之回過神來,比起剛才出於習慣的笑容,此刻的笑容愈發真切,笑問道:“崔公子,奴家這裡的點心味道如何?”
崔文卿吞下口中點心,這才意猶未盡的笑言道:“唔,味道還不錯,豆沙味的!”
蘇軾暗自悲嘆一聲,只覺自己好不容易裝出來的彬彬有禮,輕而易舉就被崔文卿毀之一旦。
倒是顏卿之聞言,笑得更加開心了,點頭道:“若公子喜歡吃,那就多吃一些,說起來,你還是頭一個來我這裡一點也不客氣之人!”說罷,雲袖掩嘴而笑。
崔文卿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道:“今晚喝了一肚子的酒,現在的確有些餓了,見到娘子所備置的美食,自然也忍不住。”說罷轉頭望向蘇軾,殷切言道:“哎,蘇兄,要不你也吃一塊?很好吃的。”
“我不餓,我不吃!”蘇軾幾乎已是欲哭無淚了。
顏卿之淡淡一笑,開始動手煮茶。
自盛唐以降,無論是朝廷廟堂還是民間酒肆,都非常流行品茶。
但真正有水平,有藝術境界的品茶之法,卻非直接用茶葉沖泡,而是以銅壺煮茶,並在茶末中配以各種佐料,以嚴格的流程,準確的火候,高超的手法,所煮出來的茶水。
而這一種方式,便稱之為茶道。
今晚顏卿之所展示的,正是非常高超的茶道手法。
蘇軾博古通今,加之又出身貴胄,自然算得上見多識廣,光看顏卿之煮茶的架勢,便知道此女茶藝了得,看著看著不禁露出了讚歎之色。
倒是崔文卿,雖然昔日的崔秀才對茶道瞭解皮毛,但研究得並不通透,加之又沒機會見識過真正的茶藝高手煮茶,自然而然沒有覺得絲毫的奇怪,反倒對顏卿之的茶藝等閒視之。
煮茶之餘,顏卿之也在暗暗觀察對坐兩位才子的神色。
她觀人入微,美目微微一瞥,已是看到了蘇軾眼中的讚歎之色。
然而目光瞥向崔文卿的時候,卻發現他依舊是一臉淡然,似乎對自己高超的茶藝置若罔聞一般。
見狀,顏卿之暗暗心驚,思忖道:莫非以我的茶道,尚不能引起此人的驚歎?這個崔文卿當真有些深不可測!
心念及此,芳心更是對他生出了一絲不容小覷之感,完全沒有想到這位崔才子居然連最簡單的茶道都不會,完全是一頭扮作老虎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