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繼乏力,阿草早就應該料到的,不過這個月成績還可以,斷更那麼長的時間,還能在恢復更新的頭一個月就衝入分類月票前十,阿草還是要感謝大家的支援和厚愛,還有兩天,看看能不能走到首頁月票榜吧,這個還是有可能的。)
定軍侯,冠軍大將軍趙石率人來到皇城之內,沒有急著入宮,宮內的訊息流水價的傳過來,宮內情形有些亂,但景帝已死是不爭的事實,太子殿下已經趕了過去,所以這個時候,入宮不入宮的,都已不重要了。
而他在接到景帝死訊的第一時間,便往中書趕了過來,相比較於皇宮,其實這裡才是大秦官僚體系的中心所在。
聽說朝中重臣多數都在這裡被圍了個死死的,趙石不由心想,一網成擒?真是不錯的局面,省的這些人在府中又要派人去找,又要警惕他們興風作浪,這多好,都候在這裡,今晚長安也可以少流些不必要的學。
最重要的是,許多人都有從眾心理,這些朝堂大臣們雖然一個個都乃心志堅毅之輩,但在大勢面前,或者有了足夠多的榜樣,這些大臣們也會隨波逐流,那些無謂的掙扎也許會少一些。
好處有很多,這些自然也是拜了一直以來的謀算的福,不然的話,這些朝臣哪裡會聚的如此之齊。
加之長安各處送過來的訊息,趙石心中更是篤定,不但中書這裡濟濟一堂,那些自以為勝券在握的傢伙們也在歡慶勝出,同樣濟濟一堂,真的省了不少事。
來到中書所在,他身邊已經匯聚了一大群官兵將校,有人更是送上了大將軍袍服,佩劍,配飾等物,一路過來。一路穿戴,到了中書所在大堂之外的時候,他身上早已煥然一新,成為了那個人見人畏的冠軍大將軍。
揮手止住身邊之人的跟隨,只留下南十八一個。大將軍趙石一步步走進了中書大堂。
中書大堂之上。紛亂已過,同門下平章事李圃,端然坐於上首,樞密使汪道存等依次排開。目光中或憤怒,或震驚,或膽怯,或畏懼,或故作威嚴。或強裝鎮定,就在這樣複雜如繁花,銳利若刀劍的各式各樣的目光中,趙石緩步而來,帶著逼人的威勢以及肅殺,出現在眾人視線當中。
來到正堂中央,環視左右,眾人有些騷動,不待有人開口大聲說話。趙石已經哈哈一笑,道:“今日大局已定,諸公在此,也是正好,趙石正想跟諸公商議一件大事。”
此時他確實已經勝券在握。形勢之好,甚至於遠遠出乎於他的意料之外,應招而來的大軍其實來自三處,這也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
他心腹最多的其實是在河中。但那裡盯著的人太多,自然不能輕動。所以一直沒有戰事的西邊便成了首選。
一處來自漢中蠻族,這地方很是閉塞,又經民亂重創,所以平定之後,這裡很快就成了蠻族的天下,等到蜀中元氣略復,漢中百姓漸漸回來,但蠻族藉著那次民亂的時機,已經在這裡紮下了根,所以,在他親自允諾之下,下山的蠻族還是可以信任的。
一處來自吐蕃,這就不用說了,他與李匪兩人雖聚少離多,但這些年來積攢下的交情,還有李匪的為人,都足堪重任,這也是他最篤定的一路人馬,一旦接到訊息,就算遠隔千山萬水,也會應援而來。
一處就是西北延州那邊,但這裡反而是他最不能確定的一處兵馬來源,雖然與張鋒聚乃是結義兄弟,但延州兵馬還是朝廷的兵馬,若張祖不開口,誰也別想調動延州兵馬一兵一卒,至於有病在身的張大將軍會不會派人相助,他真的是心裡沒底。
但如今看來,張大將軍有病的是軀體,氣魄膽識卻是天下一等一的,竟是毫不猶豫的將張承派了過來,還將最精銳的延州騎軍領來了兩千,可謂是破釜沉舟,大大的賭了一把。
三路人馬齊聚而來,聲勢上可就不得了了,竟然沿途裹挾守軍,慶陽鎮軍兵力雄厚,到是沒敢去打主意,但平涼守軍,沿路禁軍,到得長安縣,竟然還將殿前司禁軍也帶上了。
如此一來,入到長安的人馬可著實就不少了,再加上雄武軍,各部兵馬加在一起,已有近三萬人。
若說這些人馬,攻陷長安雄城肯定不足,但控制太平已久的長安,卻已經綽綽有餘,實際上,這三萬人馬,已經將西軍各部勢力,囊括了一多半兒在裡面,若再加上河中各部秦軍,大秦一多半兒的兵權,其實已經牢牢握在趙石手中。
這樣的權勢,趙石之前可是沒有想過的,也是他想不到的,經歷了這場叛亂,實際上,早就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個新的帝王,而且還有一個權臣。
自從趙石從軍以來,到了此時,才真正的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即便這裡坐著的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這樣的老臣,在他此時的權勢面前,也將是生殺予奪,沒有半點反抗的餘地。
趙石心想,也許今夜過後,那處自己呆了幾天的大理寺牢獄,會不夠地方讓人安住也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