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月票,月票,月票,阿草求月票啊。+++23x+。。。。。。)
隔了一日,皇帝陛下終於做出了決定。。。。。。。
晉晉國公趙石為太子少保,與太子一同出京,西去吐蕃低地,為歸義王李匪賜婚。
是的,皇帝陛下還是決定,讓太子趁機出京磨礪一番,有勇冠三軍的大將軍趙石在畔,也不怕太子出京遭遇什麼刀兵之險。
還派了四個御醫隨行,兩個比較年輕,會留在吐蕃低地,以示朝廷對歸義王的恩寵,兩個老些的,則是為太子著想,別病倒在半途之上。
趙石這裡也無不可,太子少保這個頭銜,當年他就有過,應該是教導太子武事的老師,但話雖這樣說,其實很多前方重將,都會掛上這個虛銜,以示朝廷重用。
如果說太子少傅什麼的,還能噹噹太子的老師,給太子授業解惑的話,太子少保顯然機會不大。
不過,他這裡任了太子少保,想來很快,就會有人成為太子少傅,好像朝廷中再沒有比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更合適的人選了。
如果不是他的話,定然是朝堂上出了什麼問題,李圃倒黴的日子可就不遠了。。。。。。。
趙石這些惡意的猜測並沒有成真,在他帶著人馬護衛著太子殿下出京不久,同門下平章事李圃便晉為了太子少傅,為了彰顯其尊榮,皇帝陛下還趁機給他升了爵位。
在現在的大秦,文官想獲得爵位不太容易。遠不如武官們晉升的快。在這個上面看。大秦頗有些重武輕文的意思。
不過,這必然只是暫時的情形,平夏之後,大秦封賞的可不只是將領們,朝中文官受賞之多,也史無前例,而這顯然只是開端。
不管前方將領多麼勇猛善戰,沒有朝臣們的支撐。也是不成,所以,武官功過,和文官賞罰,都是朝廷重中之重,誰也不會太重,誰也不會太輕,只不過,文官的封賞要平緩一些罷了。
太子少保不只一位,太子少傅也是如此。這樣的榮銜,和爵位差別不大。朝廷賞賜有功之臣的籌碼而已。
其實,同門下平章事李圃現在能晉上侯位,對於他本人來說,應是非常滿意了,致仕之後,他的爵位定然還能升上一升,當然,爵位的賜予還要看他是如何退下來的,好的一好,大秦便能出上一位公爵。
就算致仕時沒有得到,用句難聽話來說,等這位老臣辭世,朝廷也定然會加之以公爵號。。。。。。。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同門下平章事李大人,已經走到了暮年最輝煌的時刻。
而另外一位先行一步的太子少保,晉國公大人,卻才三十出頭,前面好像還有二十年的光輝歲月。。。。。。。
不過此時的趙石,卻沒有太多多餘的感慨。
朝廷賜婚,還是一位外姓藩王,自然會非常慎重,無論排場,還是禮物,都精挑細選,好在,朝廷早有準備,並不需要多少時日。
在大秦成武六年三月十九這一天,賜婚使節的車隊,從長安出發,開始了一段堪稱漫長的旅途。
車隊行進的不算慢,也不算很快,沿途皆有府縣迎送,讓這支拖沓的隊伍方便了不少。
加之氣候在這個時候開始轉暖,冰雪消融,也讓這支隊伍好過了許多。
到了長安縣,殿前司禁軍駐地,趙石和種燧兩人陪著太子殿下,巡視了殿前司禁軍軍營,並設宴款待太子殿下。
安置了太子一行,趙石和種燧兩人密談了一番。
實際上,這個時候,殿前司禁軍開拔,率兵去河洛的事情,已經差不多定下來了。
秦川南路的殿前司禁軍正在往長安縣彙集,但這一次,在規模上,是遠不如伐夏之戰的。。。。。。
秦川南路的殿前司禁軍也剛剛經過西北戰事,其中很多將士,已經駐守於西北,根本就未曾迴轉。
朝廷現在也沒多少辦法,只能暫定殿前司禁軍輪番駐守西北,這個時間定在五年,和唐時的番上制度差不多,但卻是反其道而行之。
因為是新併入大秦的疆土,西北那裡又是諸族混雜,民風彪悍,有些人估計,在十年之內,這樣的軍隊調撥不會改變。
接下來的解決之道其實很簡單,移大秦百姓而駐之,而這也必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其間也需要對西北漢民進行教化安撫,對西北諸族的策略更加直接,剿撫並用,和剿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