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卷萬里征途會英豪第三百八十四章來客

一個來自金國的河東,一個卻是大秦的鳳翔,這樣兩個人湊在一起,而且好像是一道來的,神態間也沒什麼敵意與戒備的意思,看上去多少有些怪異。

來自河東的崔適是個看上去頗為文雅的中年人,一點也不像是個商人,到像是飽學的儒士,雖是垂著頭,表示了一定的恭敬,但骨子裡那種文人的傲氣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的。

“河東?”這些日子找上門來的商人是越來越多,目的無非就是想讓他幫忙說話,如今汪古部要開邊市,這個訊息已然確鑿無疑,但這裡面的道道卻有很多。

金國和西夏韃靼的邊市時開時停,限制也是極嚴,而韃靼人自開邊市還是頭一次,這回是要什麼貨物,給什麼價錢,在哪裡開放邊市等等,對於這些商人來說都是極力想要知道的,其實這些訊息便等於是金錢的,這還不算,最重要的便是戰馬了,韃靼這邊不可能無限制的提供足夠的戰馬,這是一定的了,那麼誰能得的多,誰又得的少,可能還會有人根本買不到戰馬,這中間的關節是什麼大家心裡都明白,並不是大家的身家如何,而是有沒有人為他們說話,人家信不信的過你的問題。

為了求他一句話,這些日子送到他這裡來的厚禮已經堆滿了小半個氈帳,甚至有幾個更是許下了讓他憑空抽上一成的純利,也算是下了血本,畢竟他們辛辛苦苦跑來跑去,最後落在手裡的真金白銀最多也就是兩成到三成罷了,趙石什麼都不用出,更不用費事,就是一句話的事兒罷了。

但趙石是禮物全收,但在不顏惜班和琴其海面前卻是連一個字都不帶提的,最後反而是琴其海有些看不過去了,問他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趙石也只是淡淡一句。“商人逐利,不可輕信。”

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敷衍之詞,這是趙石心底裡的想法,這不是受到什麼儒家保守思想的影響,認為商人見利忘義,無無行的思想產物。而是在經歷了後世現代商業大潮之後,對於商人們為追求利潤,而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以及他們窮奢極欲的生活自心底地厭惡。

商業戰爭,這個名詞在他腦海中最是深刻,商人們對世界性範圍內的資源的渴求,導致了自二戰之後的一系列戰爭,現代戰爭已不是征服為主,而是對各種資源的掠奪,所謂的大國政治。多數便是商人政治。

經歷了國內**十年代地商業大潮之後,對於閉關鎖國這一過於極端的國策的徹底摒棄,使人們開始瘋狂的迷信商業和金錢。這只不過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罷了,導致的不僅僅是人們道德理念的倒退甚至是崩潰,還有隨著商人們貪婪的目光而出現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以及越來越近的全球戰爭地腳步。

而對於趙石來說,這些並不在他考慮範圍之內,他只是出自軍人本能的對這些惟利是圖,見縫插針的商人感到反感和不信任。

說他偏執也好。說他不懂得利用機會也罷。反正他壓根就沒想和這些商人扯上什麼關係。

不過眼前兩個人不同。兩個人雖然都是商人地身份過來地。但不管是一臉斯文氣地崔適。還是一身貴氣官威地趙光。在氣質上和之前那些商人可都是大相徑庭地。再加上這兩人一開口就叫出了鷹揚將軍幾個字。其中趙光又來自大秦地鳳翔。身份上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小人出自河東崔氏。今歲隨軍而入大秦……早就聽聞將軍威名。今日幸得一見將軍虎威。果然名不虛傳。”

趙石恍然。這人是今年大戰之後隨軍遷入秦境地。也算得上地大秦地百姓了。

這位崔適一臉地淡然從容。便是口中恭維。也看不出半點地諂媚。這樣地人物兒也就是漢家才有。在這草原之地。趙石可是沒見過半個。君子守內而虛外。一看便知這人是個讀老了書地文人了。

相比崔適。三十多歲地趙光便顯得有些拘謹。斜著身子坐在那裡。便是眼珠轉動瞧過來。也並不直視。趙石熟悉這種神態。這是下官見到上官之後。常有地做派。即顯得恭敬。又不過於低三下四。

“末將趙光,有口信帶給將軍大人,崔兄,可否避讓一下?”

崔適微微一笑,微微行了一禮,起身出帳。

直到帳內只剩下兩個人,趙光才肅容起身,“將軍,末將這裡有皇太后娘娘的口諭,您看是不是跪接一下。”

趙石暗自罵了一聲娘,到也毫不猶豫的跪了下來,只是心裡有些詫異,到也不是因為別的,這兩個人來自大秦,傳什麼命令過來到也不奇怪,只是怎麼傳信過來地成了皇太后了?

趙光微微一笑,緩聲道:“太后娘娘說了,趙石,你怎麼跑到胡人的地界去了?聽說那裡天寒地凍的,人們還在吃生肉是不是?胡人一年都不洗上一次澡可也是有的?這樣的地方有什麼好呆的?

皇帝聽說你失了蹤,還著急的很,後來聽說你去了胡地,卻又惱火的緊,朝廷裡一些別有用心的,也在拿你擅離職守做文章,皇帝雖然想派人出來尋你,但卻礙於物議,但哀家這裡沒沒這個忌諱,所以派了趙光出來找你,按輩分,你們同輩,不過他官兒小,你願意叫他聲三哥是抬舉了他,不願意就當手下使喚,他要有什麼怨言,回來告訴我,我來收拾他。

還有,趕緊回京,不用怕,那些個嫉賢妒能地再多嘴,有我給你撐腰,你這次出去也受了不少委屈,回來跟我說,姨奶奶幫你出氣……

國家正值用人之際,皇帝地性子哀家清楚,總歸不會讓功臣沒個下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