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第六百九十五章宮爭
大秦,皇宮內城,宣文殿內殿。
一個粉雕玉琢的六七歲小兒,身裹錦袍,腰懸玉佩,頭頂明珠冠冕,據案而坐,正埋首案間,端著架子,專心致志的作畫,鬚髮皆白的翰林大學士姚宗芳側身立於旁邊,不時捋著鬍子,狀似滿意的微微點著頭。
輕微的腳步聲響起,姚宗芳抬眼望過去,卻是瞥見那抹明黃。。。。。。。。一驚之下,趕緊迎了上去,跪倒行禮,正要開口說話。
只見帶著個隨侍太監漫步走進來的大秦天子,景帝陛下微微擺手,作了噤聲的手勢,便徑自來到書案近前。
小兒全神貫注之際,卻對此全然無覺,只一心在紙上勾畫著。。。。。。。
景帝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垂頭看去,也不由點了點頭,倦鳥歸巢圖,瞧著已經有了些功底意境,雖不入方家之眼,但若出自一個六七歲小兒之手,卻也可觀的很了。。。。。。。。。而眼前這小兒也不是旁人,正是淑妃曲氏所出,景帝次子,李全茂。
畫作已近完成,皇次子殿下又勾連了幾筆,才長長出了口氣,小心的將筆放下,又端詳了下,卻頭也不抬,略帶欣喜的道:“老師,是不是今日所作,比以往強了許多?”
“我兒天賦甚佳,確是要比父皇當年強了幾分。。。。。。”景帝直起身子,佳賞的道了一句。
乍然聽到自己父皇的聲音,李全茂猛的滿臉驚喜的抬頭,緊著站起小身子,嘴裡叫了一聲父皇,這才整了整衣服,規規矩矩的跪下去,帶著稚嫩的童音道:“不知父皇駕臨,皇兒未曾遠迎,請父皇恕罪。”
景帝更是滿意,這孩子從小到大,和他那太子哥哥兒時的頑劣截然不同,卻是生就了一副安靜性子,早慧而知禮,令幾個侍講都是誇讚有加,唯一美中不足的恐怕就是太靜了些,不然的話,六七歲的小兒,若生在平常人家,正是任事不懂,愛玩愛鬧的時節,春光大好,怎會一門心思的在此作畫?
想到這裡,眸中不由多了幾分寵溺,溫聲道:“好了,不必多禮,如此時光,怎的想著在這裡作畫,不出去隨意走走呢。。。。。。。。”
李全茂站起身來,拘謹的笑了笑,六七歲的小兒,說起話來,卻已經井井有條的很了,“父皇容稟,前些日皇兒無意間在母后宮中見了。。。。。。。皇姑母所上之百鳥朝鳳圖,一時愛不釋手,後來才知,此圖乃蜀地畫作大家李鳳景所作。。。。。。。。。其中尤以綵鳳為尊,皇兒識淺,無法說出其中妙處,只覺得雍容華貴之極。。。。。。。。還有那飛空孔雀,也畫的。。。。。極好。。。。。。。。”
景帝不由一笑,那副百鳥朝鳳圖他聽說了的,乃是靖佳為皇后上壽所獻,雖沒有親見,但那李鳳景號稱詩畫雙絕,其人所作自然不會差了就是,當然,傳到他耳朵裡的東西也遠不止這些。。。。。。。。。。。
聽得李全茂說起這個,不由一笑,到底年紀尚幼,匆匆一眼,也見不得其中巧妙,說的有些不著邊際,不過些許的眼光到還是有的。
莞爾之間,撫了撫李全茂頭頂,剛要說話,卻又覺著有些不對,飛空孔雀?
不由有些意外的道:“百鳥朝鳳,唯孔雀不至,遂有鳳凰乃百鳥之皇,孔雀卻乃百鳥之王的典故,這畫上怎還加了孔雀,胡鬧。。。。。。。。”
李全茂揚起小腦袋,滿眼的純真,“這個皇兒聽說了。。。。。。。母后宮裡人說,母后統御六宮,母儀天下,想來區區孔雀,也是不敢不來給母后拜壽的。。。。。。。。”
聞言,正撫著李全茂頭頂的手卻是僵在半空,那雙本來慈愛有加的細長眸子也隨即佈滿了威嚴,低下頭,好像第一次見般,仔細的打量著自己的兒子。
“皇兒。。。。。。。。皇兒說錯話了嗎?父皇莫要生氣,皇兒改就是了。。。。。。。。”李全茂許是不知父皇為何突然變得如此嚇人,小臉微白,怯怯的迎著父皇審視的目光,驚惶道,後半截想要就此討要那副畫作的話再也沒敢出口。
景帝的手終於落下,臉色也轉溫和,隨意安撫了兩句,又考校了一番李全茂課業,對誠惶誠恐的姚宗芳問對了幾句,這才帶人出了宣文殿。
只出了宣文殿不遠,整張臉便沉了下來,沉聲吩咐道:“徐春。”
“奴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