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外的百姓們也是議論紛紛。
若是旁處,定然沒多少好話,但鞏義這裡到底不同,當年大將軍趙石在鞏義的時候,鄉人受惠頗多不說,而且趙大將軍起於寒門,十數年間,縱橫天下,威名赫赫,鞏義縣百姓提起來,各個都引以為傲。
所以,雖然近些年鞏義趙氏漸顯橫強,不過到底鬧出來的都是些小事,並無多大惡跡,就拿如今這事來說,也不過是鄉間浪蕩兒的行徑,若沒有之後的故事,多數也是民不舉官不究的過去了 。
所以,圍在這裡的百姓,大部分心裡感嘆大將軍族人不肖,為大將軍臉上抹黑之外,到是說好話維護大將軍名聲的居多。
有那經歷過當年之事的老人,還連連晃著腦袋,言曰當年大將軍福澤鄉里,鞏義縣哪個都得念其好處,這點小事,還要追究個什麼,趕緊將人放了也就是了云云。
秦人百姓生性淳樸直爽,到真不覺得趙氏這邊有什麼大的不對,再者說了,和大將軍的功績比起來,子弟或有不肖,大傢伙容讓一下也就算了,鬧到對簿公堂,好像有些過了。
當然,沒有深受其害之人,也就是如此了,若此事真的落到自家頭上,也不定會是如何……
正月裡,閒人不少,縣衙這裡圍著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讓這鞏義縣衙所在,熱鬧的和集市相仿。
正是鬧的喧囂,馬蹄陣陣,五六騎士縱馬長街。疾馳而來。馬上騎士各個虎背熊腰。披甲帶刀,淺紅色的軍服上,繪製著各式圖樣。
若是熟知軍旅之事的人在這裡,一看那身軍服,就能知道,來的人沒一個是普通兵卒,最小的都是個校尉。
人群紛紛回首望過來,一看之下。頓時一陣騷動,如波浪般分開,接著就安靜了下來。
騎士們來到近前,齊齊一勒馬韁,戰馬嘶鳴中,幾個騎士已經翻身下馬,顯示出精湛的騎術。
秦人尚武,人群中立即發出一陣讚歎之聲。
“好漢子。”
“騎術硬是要得。”
之類的話不絕於耳……
騎士中為首之人站定,zuoyou望了望,便是皺了皺眉頭。接著便牽著戰馬,帶人大步往縣衙門前行來。人群立即散開,就這氣勢,以及那一身的戎裝,沒有哪個敢於阻攔詢問,直到來人過去,才發出一陣竊竊私語之聲。
“是禁軍的大人們吧?”
“都驚動了軍爺們,看來,這趙小虎果然名不虛傳。”
“那是,趙家這位,據說可是早晚要隨在大將軍身邊,繼承家業的。”
“別說笑了,那幾位軍爺看著可不像禁軍的老爺,沒準是鎮軍來了人,要我說啊,不定就是大將軍那位舊部到了咱們這裡歇腳,聽了這事,趕來解圍的。”
“說的也是,禁軍的老爺們出行,裝扮可沒那麼齊全,再說了,看看人家那威風,不定就是哪位將軍親自來了。”
不提這些百姓的痴呆言語,來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大將軍趙石的牙兵,為首的則是大將軍趙石身邊護衛統領程書奇。
身在鄉野之間的百姓哪裡知道,年關前後,大秦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始蠢蠢欲動,尤其是在西邊,各路府縣,都已有了動靜。
過了年關,不但殿前司禁軍指揮使,大將軍種遂隨即出京,連西北諸路兵馬總管,興國公,冠軍大將軍趙石也提前離京。
因為老將軍李敢當終歸是沒熬過成武四年這個年關,在秦州鄉里病故,訊息來到長安的時候,年關剛剛過去。
趙石盤算了一下,終於決定提前離京,接著便入宮請命,與皇帝陛下言道,“朝廷中事付與有司,軍前之事卻宜早定。”
一番佈置之後,攜著朝廷給秦州李氏的恩旨,帶著自己的妻子,羽林衛都指揮使李金花離開京師,往平涼方向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