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劉景堯。》.[]。。。。。”
趙石隨口吩咐了一句,“長安縣劉氏。。。。。”
嘀咕了一句,趙石眯了眯眼睛,其實他心裡有些不滿意,只一個長安縣劉氏實在不能滿足他的胃口。
但科舉案前後,牽動了太多人的心,他要一一來個秋後算賬,也不太容易。
像長安之變那樣的夜晚,才是殺人放火的好時機,可惜,多少年來,大秦又曾有哪次內亂趕得上長安之變呢?
不說旁的,只一個劉景堯,就有些不好搓弄,從四品的朝臣,又聯結著長安鄭氏和折氏,對付這樣的人,是要看機會的。
小女人的身子看來是暖和了起來,從椅子上飄下來,道了一句,“您放心吧,跑不了他,只是。。。。。。。”
一晚上都沒得清淨的趙石遂擺了擺手,“去吧,東邊的庫房歸你了。”
小女人歡快的笑了一聲,便飄向了房門處,臨出去之前,卻是又道:“想要拜在大長公主府門下的幾位商人,多有旁人授意,可別被他們騙了才好。。。。。。”
話音猶在,人已經沒了蹤影。
趙石啞然失笑,這還用你說嗎?商人又有哪個是牢靠的呢?你這是唯恐公主府中的庫藏被人弄沒了吧?
趙石出了書房,抬頭看了看天色,半晚上已經過去了。
之後無話,第二日一早,趙石便帶著護衛,先是去上了早朝。
他這次回京頗為低調。雖然還是有許多人事先知道了訊息。但大將軍趙石突然出現在早朝之上。還是讓大部分的人吃了一驚。
他這樣的人,悄無聲息的回到京師長安,事先沒有什麼風聲傳出,其中自然有著極為濃重的政治意味,由不得人不思索一番。
當然,大將軍趙石急匆匆的趕回京師,怕只能是和河南戰事有關了,這是許多人的頭一個念頭。接下來,便有些人羨慕的想。
雖是不知這位到底是深有遠見,對今日之情形早有預料,還是身有氣運,福祉深厚,反正,河南戰事跟其人關係不大了。
河南戰事開始之前,這位樞密副使便去整頓他的國武監,而河南戰事打的正歡的時候,這位卻已經去了吐蕃。
諸般塵埃紛紛落定。這位突然趕回了京師,雖說有點晚。但卻正經撇開了與河南戰事的諸般關聯。
別說這位乃皇帝陛下第一等的信重之人,即便不是,這次河南戰事再追究罪責,怕也追不到這位身上,最多最多,怕也就是身為樞密副使,有些連帶的責任罷了,最重也不過是幾句口頭訓斥,與其人無有半點損傷才對。
至於那些胸中別有懷抱之人,看到趙石大模大樣的出現在早朝之上,跟樞密院以及兵部眾人湊在一處,低聲說話,心裡不由都是一窒。
雖說之前早有諸般考量,大將軍趙石在於不在,都有著充分的準備,但大將軍趙石真個出現在眾人面前,他們心裡面自然而然便好像壓了一塊大石般,份量還不輕。
早朝進行的波瀾不驚,還是那句話,早朝這樣地方,多是走個過場,之所以設立早朝,多數則是為了彰顯皇家威嚴,也有著督促皇帝以及諸位臣僚勤勉政事的意味。
在早朝上,不會出現有哪位突然蹦出來,參劾哪位大臣,或者提出一些尖銳的諫言,早朝上,大部分時候,只宣佈朝廷決議,偶爾,皇帝陛下會當著眾位大臣的面,吩咐下一些事情。
都是早已商量好了的,更像是一種早報,比朝廷邸報快捷,也直接的多,能上來早朝的官員,相比其他京官,就像是京官和地方官吏的區別一樣,訊息更加的靈通,眼界也會更加的開闊。
而趙石這裡覺著自己來的很不是時候,因為他來早朝的時間點很巧。
正是今年秋後過後,各地方已經將稅賦報上來的這麼一個時刻,所以,這次早朝分外的冗長,這儼然也是一個戶部唱主角的時候。
一連串的地名,數字,枯燥而又乏味,讓金殿之上,滿是昏昏欲睡的氣氛。
不過,今年的大秦,無疑又是一個豐年,各處沒有什麼天災,在經過伐夏之戰後,朝廷國庫再次前所未有的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