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草上班了,十一長假下來,種種不適應,更新也只能換在晚上了。)
“費了這許多力氣,自然要畢其功於一役。。。。。。。。”
趙石道了一句,旁邊兩個人立即豎起了耳朵。
趙石斜眼瞅著兩個人笑了笑,接著道:“不管怎麼打,這一戰都已勝券在握,只是我在想,之後平定遼東,你們誰又願意為國守之呢?”
張鋒聚和段從文,當即都愣了愣。
這事兒他們還真沒想過,戰功這東西自然不嫌多,只是遼東嘛,說起來,還真就不是什麼好地方。
契丹人,女真人,或者是蒙古人,紛紛在此立國不假,但他們卻都是地地道道的胡人,可見,遼東偏遠苦寒之地,對於漢人而言,與西涼,平夏,榆林等傳統的漢家西北邊塞之地,又有不同。。。。。。。。。。
這地方山高皇帝遠,一年當中,幾乎有小半年處於冰雪覆蓋之下,比之草原,也差不了多少,守在這裡的將軍,自古以來,差不多都等同於流放了,武將如此,文官更不用提,到了這兒,半條命也就沒了。
張鋒聚想了想便搖頭道:“遼東宣撫使,聽著不錯,不過,即使是朝廷給個節度使出來,小弟也是不會來的,大哥還是另選高明吧。”
他這裡直言不諱,段從文卻只能選擇默然不語,張鋒聚和大帥是結義兄弟,他不是,所以只能用沉默來代替拒絕。
看著兩人神色,趙石抿了抿嘴唇,心道,胡人屢屢以遼東為立業之基,卻也不是沒有道理。
什麼皇者之氣云云,大多都屬無稽之談,看來啊,原因只有一個。大家誰也不願來此罷了。
久而久之,這裡難免就成了化外之地,和草原也沒什麼兩樣了。
而在他看來,遼東。實際上是個大有可為的地方,有著出海口,高麗等小國近在咫尺,不愁沒有功勳戰績,遼東的物產。也算豐饒。
中原是好,但遼東也不差,在這裡天高海闊,不用受那麼多的拘束,誰要是能據守於此,其實是難得的福氣。
不過他也承認,若非這些年在京師呆的百無聊賴,這樣的一些想法,斷不會出現在他腦海之中。
像張鋒聚,段從文這樣的封疆大吏。定然不會苟同。。。。。。。。
本來,想著擠兌兩人一句也就完了,這時兩個人的樣子,卻讓他略有氣悶,不由回首笑謂眾將道:“遼東地遠山高,今日一戰,蒙古諸部,已是窮途末路,我問你們一句,之後。誰願據守於此,再不讓東北諸胡,在此興風作浪,使之歸於秦土?”
眾將訝然。張鋒聚和段從文對視一眼,都有了些尷尬。
畏艱懷難,這是讓大哥(大帥)失望了?
站在城牆上的秦軍將領們,意願最為分明的,其實只能是河北降將張柔,遼東這樣的地方。對於秦軍眾將而言,都差不多,都需要琢磨一下,但張柔不會,他很願意在遼東紮下根基,說不定,日後就能出個遼東張氏呢。
但世事就是這般,旁人開口沒什麼,只他張柔,就算說幹了嘴巴,遼東也不會歸於他張柔治下。
以河北降人之身,而治遼東之地,那是想也不用想了,除非大秦君臣上下,一起犯了糊塗,不然的話,誰也不會讓一個河北降將,再次握有這樣的權柄,難道再讓遼東出個李任權這樣的地方諸侯不成?
不過,也不用張柔糾結太多,片刻之後,便有人大聲道:“大帥,末將不才,願領此重任。”
說這話的人,想都不用想,能巴望上宣撫使的位置,又能理直氣壯的說出來,只能是興武軍指揮副使王勝保,其他人,無論戰功,還是資歷,離著宣撫使的位置,還要差上許多。。。。。。。。
如果身後的大軍到了,也許這樣的人還能出現幾個,不過現在嘛,這裡只有王勝保一人而已。
而實際上,趙石問出這句話,也有些不妥,他是大將軍不假,但遼東宣撫使這樣的職位,也不是他能一個人說了算的。
但此時此刻,城牆之上的眾人,卻都沒當回事兒。
私授官職,這樣的忌諱,在大將軍江善那裡,就能掀起滔天波瀾,且人家江善還沒有將朝廷拋在腦後的意思,而出自大將軍趙石之口,眾人卻都深信不疑,這就是所謂的軍中威望,也同樣就是兩位大將軍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