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5章 絞絲玉瑗

 陶碧雲看了看文佳和唐易,又看了看陸知行,沒有說話。

陸知行其實也不知道當年陶碧雲為什麼會給門派起這麼個名字,他只是因為師父的情分幫助這個小師妹罷了,雖然陶碧雲一直惱恨著陸火聖。

“不瞞您說,我的師承,也是獵古門,不過和您當年的江湖門派不同,我們是一個玄門門派。”文佳又繼續說道。

這時候,陶碧雲的臉色更加沉重,足足沉默了幾分鐘之後,才從胸前拿出一個圓環形的玉件,而後又從脖子上摘了下來。

這玉件上串著一根紅色的絲繩,很長,所以如果不拿出來,在外面不管是穿了多麼低的衣服,都是看不到的。

唐易曾經見過陶碧雲手腕上戴的一串藍皮唐球,今天陶碧雲倒是沒戴,但是這個玉件,卻比藍皮唐球的年代要老得多。

因為這是一件漢代的絞絲玉瑗。

瑗這個字兒有點兒生僻,不過好在是斜玉旁,所以一看就知道是一種玉件。在漢字當中,只要有這個斜玉旁的,基本都和玉有點兒關係。喜歡玉的人聽到有人叫這個“斜玉旁”為“王字旁”,一般會有點兒牙根癢癢的感覺。

璧,瑗,環,都是中間有孔的圓形玉件,乍一看,很類似。區別在哪裡呢,《爾雅》雲: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肉,就是指玉件的邊,好,就是指中間的孔。

邊大孔小的,那就是玉璧,邊小孔大的,那就是玉瑗,邊的寬度和孔的直徑一樣大的,那就叫玉環。嗯,楊貴妃的老爹可能很喜歡玉環。

既然陶碧雲掛的是玉瑗,那麼肯定是邊窄孔大。

所謂絞絲,是一種工藝,簡單來說就是在玉瑗上刻上一圈圈的螺旋紋。

以唐易的眼力,一眼就看出,這是一件漢代的東西,白玉質地,玻璃光明顯,絞絲工藝精湛。

不過,這件絞絲玉瑗是一件殘器。

兩千年了,有磕碰是再正常不過了。這件玉瑗直徑大約六厘米左右,邊的寬度大約一厘米,就在這邊的一處地方,碰掉了一塊。這一塊,唐易能看出是老傷。

而且,這一處老傷,還被處理過了。老傷被打磨平整光滑,上面還刻上了兩個篆字,處理得十分細膩周到,就好像絞絲之中嵌上了一個小小的方形印文。

從這件玉瑗的成色來看,帶土沁,肯定是入過土的,但是也有熟潤的包漿,那就是出土很久了。極有可能是出土的時候,這塊老傷就有了,得到的人又找琢玉師處理了一下,打磨平整,還刻上了兩個字。

這兩個字,就是“獵古”。

“這是我母親的遺物。”陶碧雲只是拿著玉瑗在唐易和文佳面前展示了一下,並沒有脫手,而後又重新帶回了脖子上。

別人貼身帶的玉件,最好不要碰,這裡面講究很多。唐易和文佳自然不會伸手去摸,但是看到“獵古”這兩個字,還是有些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