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6章 作假指南

唐易心裡對白老湧起了崇敬。這才是真正的大家,能識物,能識人,更能識己。

“啊?”此時,白老已經開始翻看印章的印文,看了之後,忍不住驚出一聲!

良久之後,白老才開口,“你說的九成九,唯一一點不能確定的,就是保不齊王羲之用沒用過?”

“嗯。冒充王羲之不可能,仰慕王羲之也不可能。但也有可能不是王羲之私印的情況,那就是有人想送給王羲之,沒送出去,或者王羲之找人做了,但是卻沒有拿到。”唐易應道,“但是這樣的可能性也不大。”

白老輕輕放下印章,走到書架前,抽出了一本發黃的線裝本。

封面上,是手寫的小楷:效圖鈐考。

唐易一愣。看這書名,效圖,說好聽點兒就是模仿,說難聽點兒,不就是作偽畫麼?作偽畫,印章必不可少,也是鑑定的要點,這“鈐考”,那就是印文參考啊!

這手抄本,竟然是一本書畫用印作假指南!不過,王羲之的時代,書畫上還沒開始用私印,這裡面難不成也有印文?

翻開之後,裡面還分了章節。主要是宋代和元代書畫名人的印文,也有少數幾個明代的,但是沒有清代的。都是直接印泥加蓋。結合書名想想,加蓋用的印章,定然也是偽造出來的了。

翻到最後面的一章,章名卻是:私印隨收。裡面的印文,有印泥加蓋的,也有用硃筆畫的。

唐易這才明白,原來這位作假分子還挺講究,把用不上但是收集到的私印圖譜也留下了。

這裡面的私印,看起來大體是漢代到唐代的。有名人的私印,比如“衛青”,也有一些只有稱號沒有名字的,比如“宣成公章”,還有唐易從來就沒聽說過的,比如“陳武之印”,比如“王端印信”。

翻到最後一頁,赫然出現了“王羲之印”!

雖然印文和印章上的刻字是一正一反,但不難看出,字型都是繆篆,都是陽刻,結構筆畫也基本一致。

唐易大吃一驚,這本以為是新發現的東西,居然還有圖譜能佐證!

不過,這上面只有畫出的印文,旁邊沒有說明。也不知道這繪製圖譜的人是怎麼了解到的私印的圖樣。

“試試?”白老看了一眼唐易。唐易點點頭。

這種寶物,自然不能用印泥或者墨水試,白老找了一張偏軟的宣紙,墊在毛氈上。唐易拿起印章,用力壓出了印痕。

和圖譜上的印文對比了一下,果然相差無幾!只不過圖譜上的印文畢竟是畫的,有些筆畫長短或者彎勾處微有不同,而且整體上顯然少了一種金石味道。

本站訪問地址任意搜尋引擎內輸入:紫幽閣即可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