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1章 摛藻為春

羊脂玉

唐易一見,眼睛陡然一亮,“你放桌上,我上手看看。”

民工想必給老譚看過,估計也是沒有手對手交接,便將這方玉印放到了桌上。

這是一條長方印,底部大約四厘米見方,玉質又白又膩。都說羊脂玉難得一見,而且沒有公論,一千個人恐怕得有一千種對羊脂玉的定義,但是這方印,唐易是一眼的感覺,如果這都不是羊脂玉,那就沒什麼是了

玉質是一方面,關鍵是這方印的形制也太不簡單了。底部方正,中部開始有點兒隨形,雕了一條龍,配合祥雲紋,盤旋而上,而龍頭恰好在玉印頂部高昂。

這不是一方普通的玉印這是宮裡的東西再確切點兒說,這不是玉印,這是玉璽

唐易翻看印文之前,又看了一眼老譚,老譚面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翻看了一下印文,雖然是反著的,但是唐易端詳了一下,還是認出來了。

摛藻為春

唐易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反覆又將這方玉璽看了一遍。

沒錯,這是乾隆皇帝的自用玉璽

摛藻,大致是個引申的意思,就是弘揚文華。紫禁城御花園裡,還有一個摛藻堂,這地方,就是乾隆年間修建的,當時主要用來存放四庫全書薈要。

只有皇帝自用的印,才能叫璽。皇帝的璽一般都不是一個,用途也各種各樣,包括收藏用璽。就比如乾隆吧,就有很多著名的收藏用璽,像“古希天子”圓璽,“太上皇帝”圓璽,在很多傳世的書畫珍品上都出現過。

“古希天子”圓璽現在下落不明。而“太上皇帝”圓璽一直不斷在各大拍賣會上出現,2007年的成交價是3000多萬,後來再度上拍,成交價7000多萬,而最近的一次拍賣,成交價變成了.6億

乾隆這個皇帝,非常喜歡收藏,也非常喜歡玉。他的璽,是歷朝歷代皇帝當中最多的,據說有00多方,其中光是玉質的,就有600多方。

當然了,同樣的印文,有時候不止一方印。但是乾隆皇帝對玉器很精通,沒有一方玉印不是頂級的玉材,不管是什麼白玉黃玉碧玉墨玉漢玉等等。

這麼多玉璽,除了燕京故宮和臺島故宮收藏了一部分,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被私人收藏,其中以法國居多。這裡面和清末八國聯軍有關係,當時法軍駐紮在壽皇殿,這地方,是乾隆存放先皇和本人玉璽的地方。

近水樓臺先得月,搶東西也是這個理兒。

除了國外的私藏,國內民間也有,但是數量不多,也很少有公開的資料。

這“摛藻為春”陽文方印,作為乾隆的自用璽,是有記載可查的。根據唐易的瞭解,當年也不止做了一方,但他也不知道做了幾方,更不知道都流向了哪裡。

但無論如何,出現在一個民工打扮的人手裡,這真是匪夷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