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一種考驗,考驗的是胡宗憲的誠意。
但實際上,卻考驗出了胡宗憲的狡詐。他明面兒上不斷安撫徐海,暗中卻迅調集兵力,調兵完成之後,還管什麼你投降不投降,直接進行圍殲!
更有意思的是,胡宗憲圍殲徐海的主力隊伍,是被徐海出賣的原同夥陳東率領的。
徐海激戰之後跑出了包圍圈,不過中途負傷了。胡宗憲自然要猛追窮寇。徐海的結果是投水而亡。
臨死前,他大聲喊道:
翠翹誤我!
聽起來很悲憤,不過,她幫你的時候你怎麼不說呢?你乾的本來就是禍國殃民的勾當,這歸宿,其實是早已註定的。
其實,王翠翹根本想不到會是這樣,她本是為了徐海和家庭的啊!徐海死後,她一弱女子,被俘了。
“接下來的事兒,我是看的野史,不如前面這些事兒能有所佐證。”唐易說到這裡,又笑著對文佳說道。
“我就當個故事聽,管他正史野史。”文佳道,“後來怎麼著了?誰把王翠翹收了?”
據說,王翠翹被俘,曾經向胡宗憲求情,要求安葬徐海。胡宗憲當然不同意,這剿滅大海盜頭子,本是一功,給安葬了算哪門子道理?
王翠翹給徐海留下一句“殺降有違天道,不得好死”便自盡了,臨死前,她也痛哭喊道:
明山,是我負了你!(注:徐海號明山,之前還是明山和尚。)
胡宗憲確實沒得好死。主要是因為他的靠山是嚴嵩的乾兒子趙文華,後來嚴黨一倒,他跟著遭了秧,雖然有過緩和,但他還是死在了牢裡,和徐海、王翠翹死的方式一樣:自盡。臨死前,他寫了兩句詩: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這個世上,有這麼一種人,他們看起來陰險狡詐,使出各種方式往上爬,但卻主要不是為了自己。因為只有站到一定的位置上,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比如胡宗憲。
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抗擊倭寇上,而且卓有成效。海患一時得以平息,百姓由此得以安居。同時,他重用和培養了俞大猷、戚繼光這樣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戚家軍,後來成為抗倭的絕對主力。
這個世上還有這麼一種人,因為主觀上的堅守而被傳頌,其中最能吸引人的,當忠貞不渝的愛情。為了愛情,能轟轟烈烈地拋棄很多東西,至死不渝,一時動人肺腑。
比如王翠翹。
然而,有的人光知道傳頌她的坎坷和她的愛情,卻不看她拋棄了什麼?她跟了一個禍國殃民、勾結倭寇的海盜頭子!為了自己的私情私願,拋棄的是民族大義,雖然沒有直接下手,但是助紂為虐,為害黎民蒼生。
胡宗憲是個很複雜的人,後人眾說紛紜,但抗倭之功,誰都不能抹殺!嘉靖死後,隆慶皇帝即位,為胡宗憲平反,追諡襄懋。
王翠翹死後,成了一個故事。
唐易拍了拍手中的牛皮紙袋,“一個讓人細思恐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