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雞血石印章,是昌化雞血中最常見的軟地,而且是質地一般,顯灰,有一面上有雞血,顏色稍淡,也不是很集中,呈現點片狀分佈,另一面,則是無血的灰色地子。
這種雞血石,購買這麼一塊印章原料,在如今的市場上,行情基本上過不了千,和那些精品乃至極品的雞血石是沒法比的。
不過,這塊章料倒是有點兒特色,帶血的一面顏色雖淡,點片狀分佈卻有點兒意思,而且灰色的地子不是那種難看的瓦灰,而是淡淡的灰色,隱約有種山水迷濛的感覺。
唐易自然能看明白這個,不過,他卻看得更細了,因為他看的是印文和有一面的刻字。
這個印章的印文,是三個字的篆書“天地間”,因為這個印章比較扁,這是豎著刻的。
而且,這個印章不帶雞血的一面,刻了幾列小字:
雲山倉倉,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還有落款:丁亥秋,老蒼。
這“天地間”的篆文,刀法非同一般,衝刀和切刀結合得很好,衝刀的猛勁兒和利落,切刀的內斂和質樸,彷彿融為一體,其中的書法意味和金石意味統統表現得酣暢淋漓。
更重要的,是這篆文有幾處缺失的筆畫,看似是用刀失誤,又像是被損壞的,但卻有一種殘缺美。實際上,這是一種殘缺刀法,為的是提升古意。因為古印常常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殘缺,這種殘缺刀法恰是在衝刀和切刀之中,加入了敲擊或者鑿磨的手法。
很有個性。
而印章一面的幾列小字,也是以刀代筆,玉骨同妍,字型是楷中見隸,有一種拙藏在雄美之中。
如此高明的刀法,實在是不容易見到。
唐易心下暗歎,果然是“老蒼”的手筆!想不到居然在一個小小的夜市攤子上碰到了。
高太明的銅香爐沒有談成價兒,主要是這個攤主小夥兒覺得這東西做得不錯,能出高價。此時,唐易拿著印章問了一句,“這印章怎麼賣?”
“這是一方老印,正宗的雞血石,也不便宜。”攤主話裡帶話。意思是你的朋友這麼摳門,怕是你也是個嫌貴的主兒。
唐易笑笑,“老也老不到哪裡去,開價兒吧!”
“三千!”說完,小夥兒從口袋裡掏出一支菸,噝噝吸了兩口。
“這是塊軟地灰地的料子,血又不多,要不了這麼多錢吧?”唐易也點了一支菸。
“你看好了,這是我們浙省的昌化雞血,地子是一般,可是老坑石料。三千不貴,要是什麼大紅袍,劉關張,你三萬也買不了一小塊!”小夥兒還挺懂行。
“大紅袍”和“劉關張”,是雞血石裡著名的精品品種。全紅,而且細潤通靈的,叫“大紅袍”。黑白地兒,加上雞血,三色勻出一石的,叫“劉關張”。劉備白臉,關羽紅臉,張飛黑臉,這麼來的。
“便宜點兒吧,你也說了,料子一般。”唐易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