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高山流水還有古箏曲,不過和琴曲自是截然不同。
沈岸汀彈奏的,是自己糅合的樂段。唐易雖然不通音律,但卻神識通明,沈岸汀自己糅合的樂段又格外流暢,琴音中那種高山巍巍,流水淙淙的感覺,一下子全出來了。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唐易又忍不住讚賞起來。
琴聲戛然而止,沈岸汀突然看著唐易,風從窗戶斜著吹了進來,吹亂了沈岸汀額前的幾縷秀髮。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一時唐突了。”唐易發現沈岸汀停了,以為是自己打斷了,連忙道歉。
沈岸汀秀眉微蹙,起身,關上了窗子,復又重新坐回到琴前,這才說道,“這一支曲子,想不到唐先生能聽出山水相逢,勝卻人間無數的感覺。不過,這曲子是調音用的,現在音準無瑕,我再為唐先生演奏一曲。”
說罷,不待唐易應聲,便有音符從琴上流淌出來,一曲鶴沖霄嫋嫋而起。
唐易一愣,這曲子竟然他是聽過的。
說來也巧,因為主攻明清歷史,所以他才瞭解到,這是明末清初的東皋禪師東渡倭國推廣的一支曲子,當時唐易還特地從網上下了聽過。
因為曲詞比較優美,他還記住了。
不過,沈岸汀的彈奏,比他在網上的更勝一籌,而且現在是在一間蘭香雅室之中來聽,那種細膩獨特的感覺頓時就出來了。
這曲子非常委婉,有點兒欲說還休。春日畫船,半雨半晴,到底是有情還是無情。紅粉相隨,幾含情,含的又是什麼情。含情又有幾多。
更有意思的是,這位東皋禪師是個和尚,一個和尚譜奏如此曖昧的曲子,那種很特別的心態在曲風間也透露出來。
“蘋葉軟,杏花明,畫船輕。雙浴鴛鴦出綠汀,棹歌聲。春水無風無浪,春天半雨半晴。紅粉相隨南浦晚,幾含情。”唐易恍惚間將曲詞吟誦出口。
末了,他覺得意猶未盡,又補了自己隨口雜拼的句子,“道是無情卻有情,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唐易聲音不大,但是口中的曲詞在曲聲中顯得尤為清晰。
此時,沈岸汀的曲聲漸高,恍然間已經到了。
嘣。
竟然真有一根琴絃斷了。
要說這古琴,畢竟年代久遠,斷絃本也正常,可是偏偏就在唐易剛剛吟誦完畢、曲聲到了之時斷了。突然間只見,兩人竟都有一時迷離的感覺。蘭香雅室,孤男寡女,曲聲旖旎,情絲忽起。
唐易連忙強行定了定神兒,抬頭一看沈岸汀,居然面有潮紅,大汗淋漓,好似渾身的力氣剛剛用完一般。
深吸一口氣,唐易狠狠掐了自己一把,這才走上前去,“沈小姐,沒事兒吧。我去叫沈先生來。”
沈岸汀卻一手輕撫額頭,一手伸出,柔情似水,卻毫無做作之感,“先生,借我一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