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主持人簡單介紹了一下規則。
規則很簡單,上拍品,觀摩,而後起拍。落槌前充分問價,最後落槌成交,每人手中都有牌子,舉牌便表示比上一個人出價高,舉牌的同時報價,最低加價一千美元。但是,舉牌之後,如果不報價,舉牌一次,便表示要多出上一個出價者一萬美元。
拍中後便可立即結賬,可以自己拿著拍來的東西回座位,主辦方也可先行代為保管。不過,拍賣不結束,任何人不準離開。而且,拍中拍品的,和一無所獲的,最終不是從一個出口離開,還要讓拍中拍品的先走出去。
這些辦法,無疑都是為了保證安全而設立的。
這種拍賣,根本沒有什麼圖冊,也不知道提前有什麼東西,都是上來一件拍一件。要不是王鎮南耳目眾多,提前得到訊息,是根本不會知道有一套十二花神杯的。
同時,在拍賣的過程中雖然不允許出去,但是卻仍舊有人進來。因為改期提前,很多人猝不及防,來晚了。
拍賣開始了。唐易沒想到,第一件拍品就讓他吃了一驚!
這是一尊藏傳佛教鎏金銅像。
銅像頭戴花冠,上頂髻珠。從面相上來看,方圓之中透出莊嚴,眉眼纖細,鼻高唇薄,微微有俯視的感覺,耳垂碩大,掛的耳鐺垂至肩部。胸部豐滿,腰部細緻,手臂長,手相秀美。一襲長裙,同時搭配臂釧和腳鐲,左腿盤坐在雙重束腰的蓮花底座上,右腳踏在蓮花之中。
這是一尊標準的綠度母造像!
之前說過,密宗佛像源出尼泊爾,明清時中原廣泛製造。在明代永樂年間為最多。
綠度母,是藏傳佛像中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也是流傳最廣,供奉最多的一尊。當然,這尊佛像是鎏金的,看不出一點兒“綠”來。之所以叫綠度母,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在畫像中,著菩薩裝的綠度母全身呈翠綠色,這是藏傳佛教事業部的顏色,也是不空成就佛的身色。
這尊佛像的拍賣底價為十萬美元。
觀摩時間開始,唐易在驚訝中上前,仔細觀察之下,發現這尊造像是永樂年間典型的欽定造像樣式,但是,蓮花底座上,卻刻有“大明宣德年施”的款。
這一點唐易當然是清楚的,永宣時期,造像樣式是固定的,但是宣德款卻要少於永樂款。
金色完美,華麗精細。唐易真沒想到,這古玩黑市,第一件拍品竟然就如此上檔次!
這樣的綠度母鎏金銅像,是有拍賣記錄可查的,大約在八十萬到一百萬美元的價格。按照一般人的心理,只要少於半數,也就是四五十萬美元拍下,那就算是撿漏了!
不過,出乎唐易預料的是,這尊綠度母鎏金造像,上來看的人居然不多!
聽了周圍的人的議論,唐易才明白。這緬甸本是佛國,且靠近尼泊爾並不是很遠,這兩國的古代佛造像本來就很多,來緬甸的人,對華夏佛造像的興趣就小了很多。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華夏永宣時期的鎏金佛像,高仿品太多了,而且不乏以假亂真的東西。這尊綠度母鎏金銅像儲存太完美了,所謂物極必反,完美到讓很多人心生疑竇,懷疑是不是高仿。
再加上不知道主辦方怎麼想的,把這件造像放在第一件來拍,那就更難有人出高價。
最終,唐易竟然以二十三萬美元的低價拍下了這件綠度母鎏金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