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幾個弟弟給她撐腰,怕啥?
結果王永珍倒好,回到孃家住了一晚,還不等孫家來,就要回去,嘴裡唸叨的就是林婆子給她洗腦的那些理論。
把王家上下氣個倒仰。
孃家倒是要給她撐腰,可她自己不爭氣,能怎麼辦?
只得王老柱親自帶著王永富,送王永珍回去,然後威脅了一番,這事也就掩過去了。
再後來,王老柱到底心疼閨女,逢年過節,也就讓張婆子準備點東西,給王永珍帶回去,也算是貼補閨女,堵孫家老婆子的嘴了。
這本來跟張婆子沒啥關係,王永珍的日子過得好壞,她懶得管,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沒得那麼多心操。
結果,張婆子難得不去找人麻煩,王永珍倒找上門來了。
王永珍嫁到孫家,一年後生了孫家的長孫子孫石頭,有了兒子後,日子又好過了些。
沒過幾年,又生了個小兒子,孫木頭。
孫木頭兩三歲的時候,張婆子生下了王永珠,那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飛了,十分的寶貴。
王永珍帶著小兒子回孃家,看到張婆子疼愛王永珠的樣子,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就說張婆子不該這樣慣著王永珠。
說女孩子都是賠錢貨,給口飯養大就不錯了,這麼嬌慣有什麼用?如此如此,巴拉巴拉……
把張婆子給惹毛了!
說張婆子都可以,說王永珠,那真是捅了馬蜂窩。
劈頭蓋臉把王永珍給罵了一頓,說她既然是出嫁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就老實呆在婆家,沒聽說出嫁的閨女,管天管地,還管回孃家的事情的!
又罵王永珍不要臉,嘴上說得好聽,說潑出去了,年年月月回孃家打秋風,被個漢子迷了心竅,吃裡扒外。
一門心思挖孃家貼補婆家!是想把孃家都挖空搬回婆家去……
論吵架,王永珍哪裡是張婆子的對手,被罵得羞憤的抱著小兒子回了婆家。
那以後好久都沒回孃家。
還是後來,孫家婆婆做壽,身為親家,怎麼都要去。
那個時候,王永富已經娶了林氏,小兩口抱著滿週歲的金壺,還有張婆子帶著王永珠去參加壽宴。
王家算是給親家面子,買了壽桃,壽麵,還隨了禮,真是獨一份的大手筆了。
結果孫家婆婆記恨在心,因為張婆子作為平輩,又是親家,就坐在了主席面上,陪著孫家婆子。
王永珠那個時候四五歲光景,已經會自己吃飯了,就被安排到另外的孩子的一桌上。
張婆子本來不放心,還是王永珍開口,說她看著妹子,這才勉強同意了。
結果,席面才開,王永珠就跑到張婆子身邊,告狀說王永珍壓根沒給她安排位置,讓她到灶屋邊,給她一把凳子,然後給了她一碗飯,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