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後宮去寧壽宮請安,太后身為老母親,別的沒囑咐的。
畢竟,她和四爺的母子關係,也就那樣。
對於後宮眾人,就更加淡了。
不過,每回說得最多的,還是多子多福,延綿皇嗣。
日子久了,連著她這個當皇后的,也得被說上幾句。
誰讓這整個後宮,都歸她管。
後宮遲遲沒動靜,她這個中宮皇后,責任最大。
所以,今兒個去寧壽宮,若音都能猜到太后和後宮眾人,都會說些什麼。
而她身邊的奴才,只半梅最沉得住氣,她一向放心。
往下便是年長些的柳嬤嬤。
“是。”奴才們應了後,扶著若音上了鳳輦。
片刻後,鳳輦在寧壽宮停下。
若音扶著柳嬤嬤的手,在宮女的帶領下,進了寧壽宮大殿。
到了那兒,後宮人都到齊了。
怎麼說都是太后的地盤,沒人敢擺譜。
“皇后吉祥。”眾人見了若音,紛紛行禮。
若音隨意地擺擺手,示意她們起身。
然後,她在靠前的位置入座。
身為皇后,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到了就行。
橫豎太后都是等人到齊後,看心情出場的。
心情好,只一盞茶的時間就出來。
若是有意讓後宮坐冷板凳,只怕是大半個時辰才肯出場。
今兒個太后的心情,不好也不壞。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她便扶著翠姑姑的手,從側門進來。
“太后吉祥,太后萬福金安。”若音和眾人,在看到太后的那一刻起,就起身行禮。
太后在上首坐下後,才淡淡道:“都起吧,難得你們時常來請安,雷打不動的。”
“都是皇后娘娘教得好。”熹妃給若音戴了個高帽。
“給太后請安,是臣妾們應該的。況且,姐妹們都識大體,哪裡用得著我教。”若音淺淺一笑,雲淡風輕的把高帽給摘下了。
對於這種拌嘴皮子,太后年輕的時候都見慣了。
此刻,更是沒當回事。
只是等眾人都落座後,她才漫不經心地提道:“你們在哀家跟前,倒是來的勤。可皇上那兒,也莫要失了心思才好。”
後宮眾人看著太后,一個個只笑笑,不好說話。
太后看著底下的妃嬪們,她可是不會輕易作罷的。
“現如今,皇帝登基也有好幾月了。不止是哀家盼著抱登基後的第一個孫子,皇家裡也講究多子多福,皇帝子嗣本就少,那些朝中大臣,更是眼巴巴地盼著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子,這不僅僅是一個皇嗣那麼簡單,還是大清的福氣。”
聞言,若音和眾人面帶微笑,虛心聽教。
甭管太后說什麼,都點頭認可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