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莉亞·米勒的辦事效率很快。
西蒙佈置下去,第二天,遠在非洲的盧安達政府就突然召開新聞釋出會,矛頭直指法國,聲稱盧安達當局已經掌握了法國政府涉嫌參與推動今年4月份盧安達大屠殺事件的重要證據。
最終的傷亡統計中,從上半年4月7日爆發持續十天左右的盧安達大屠殺,遇難總人數達到27萬。
這個數字雖然遠遠低於原時空中80萬到100萬的遇難人數統計,卻也是二戰之後少有堪稱反人類的種族主義屠殺災難,再加上當初維斯特洛體系聯絡各方媒體不遺餘力的渲染,大量直擊人心的殘酷屠殺現場圖片影像曝光使得這次大屠殺造成的社會影響遠超曾經。
因為,沒有人敢於承受參與推動大屠殺這樣的罪名。
法國這個聯合國五常之一又在非洲有著深厚影響力的傳統大國更是如此。
大屠殺的大部分罪名已經被前盧安達胡圖族政府承擔,然而,一旦真的出現確切證據證明法國政府參與了這次屠殺,不只是洶洶輿論萬夫所指會讓法國在全球公眾面前名譽掃地,嚴重打擊法國的國際形象,還必然會有很多人無論主動或者被迫為這次事件負責,現任法國總統密特朗在內的很多政府高層都可能因此下臺,並且揹負長期罵名。
於是,盧安達指控法國政府涉嫌參與屠殺的新聞出現在伊格瑞特門戶頭條位置不到一個小時,法國方面就飛快做出了反應。
堅決駁斥盧安達政府指控的同時,法國政府發言人還表示,如果盧安達當局繼續這種針對法國的無端指控,法國政府將會停止面向盧安達的所有人道主義援助。
如果只是反駁還沒什麼,法國政府發言人威脅停止援助的表態顯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伊格瑞特門戶很快出現第二篇相關文章,指責法國政府這是想要透過變相威脅形式掩蓋真相。
而且,災難發生以來,直接來自法國政府的人道主義援助只有1500萬法郎,摺合200萬美元出頭,與災難發生後盧安達政府陸續從全球獲得的超過8億美元援助比起來完全不值一提。
哪怕只是這筆錢,法國政府至今也僅兌現了不足一半。
當然還有更多來自法國民眾自行發起的人道主義援助資金和物資,這方面法國政府根本無權干涉,不僅如此,公眾也有權知道事實的真相,而不是被迫成為法國政府威脅他國的籌碼。
面對停止援助的威脅,盧安達政府表現的頗為硬氣,當即表示為了確保事件調查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盧安達將退回已經接收來自法國政府的650萬法郎援助資金。同時,盧安達政府還透過自身的官方網站公佈了一部分前胡圖族政府高層的供詞,言辭鑿鑿地直指法國。
突如其來的新聞事件讓很多人一頭霧水,卻不妨礙各方媒體的迅速跟進。
短短一天時間,盧安達對法國參與了上半年大屠殺時間的指控就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沸沸揚揚。
現代社會很少存在兩國之間莫名其妙發生的單純而孤立的新聞事件,幕後往往有著更深層次的博弈。
嗅覺敏銳的人也第一時間發現了其中的貓膩。
盧安達政府突然捅開這件事,對於自身來說其實沒有任何好處,如果最後真的證明法國參與了盧安達大屠殺,讓這個在非洲勢力根深蒂固的老牌帝國主義強國下不了臺,盧安達政府將來也別想好過。
那麼,盧安達究竟為什麼突然這麼做?
聯想到事件新聞最先出現在伊格瑞特門戶,後續也是維斯特洛體系在推波助瀾,事情似乎不那麼難以理解。
盧安達和法國在媒體上隔空扯皮時,人在日本的西蒙就接到了直接來自白宮的電話。
白宮顯然誤解了西蒙的意圖。
根據當初的約定,維斯特洛僱傭軍必須在10月底撤出盧安達,現在日期逐漸臨近,克林頓還以為西蒙突然挑起這次事件,目的是為了延長維斯特洛僱傭軍在盧安達的駐紮時間。
類似的手法,美軍在世界各地實在是玩得溜熟。
面對深諳政治規則的克林頓帶著好意的勸誡,西蒙對總統先生保證維斯特洛體系並不打算這麼做,維斯特洛僱傭軍會準時撤離盧安達。為了打消白宮的疑慮,西蒙還在電話裡暗示這件事另有原因。
通話的結尾,總統先生還不忘調侃西蒙再次在日本引發了‘維斯特洛效應’。
西蒙10月18日下午兩點鐘從紐約啟程,抵達日本時,當地時間是10月19日下午四點多鐘。
東京股市當天已經收盤,因此週三並沒有什麼特別。
為了給大阪環球影城進行預熱宣傳,西蒙的這次行程沒有刻意低調,一行人抵達大阪關西國際機場,大批訊息靈通的日本媒體特意趕來機場接機。
大阪市政府對於西蒙的到來也非常熱情,當天晚上還準備了歡迎晚宴。
賓主盡歡。
然而,第二天局勢就可謂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