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5月9日趕往紐約主要是為了威瑞森電信的IPO以及維斯特洛體系在電信領域的後續佈局。
5月6日,籌備已久的威瑞森電信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第一版IPO招股說明書,宣告這家五年前被維斯特洛公司私有化的區域性電信巨頭將再次走向資本市場。
從1990年底拿下還是威瑞森前身的貝爾大西洋公司開始到1996年5月6日威瑞森再次提交招股說明書,期間的五個完整財年,在美國固定電話業務增長几乎停滯的情況下,依靠行動通訊業務的高速增長,威瑞森電信連續五年實現了平均31%的高速年增長率。
1995財年,威瑞森電信的全年營收達到153.6億美元,相比收購之前的1990財年,累計營收增長3.8倍。而且,即使依舊保持美國內外行動通訊市場的各種大手筆投資,威瑞森1995年全年的淨利潤也高達13.5億美元。
1990年,不算17億美元的負債,當時維斯特洛公司以70億美元的現金報價拿下威瑞森電信的前身貝爾大西洋公司。
1996年,按照5月6日提交的招股說明書,威瑞森電信的總股本為36.73億股,預計出售5億股股票,初步確定發行價為10.25美元。按照這種標準計算,威瑞森電信的IPO估值就達到376億美元,相當於28倍的市盈率。
與2月份的汀科拜爾IPO一樣,這次的5億股上市股票,其中也只有3億股屬於增發新股,另外2億股,其中1.7億股來自維斯特洛公司,另外3000萬股是威瑞森各級高管的減持套現。
因為威瑞森電信的高速發展,西蒙在股權獎勵方面絲毫不吝嗇。
招股說明書提交之前,完成最後一次股權獎勵之後,維斯特洛公司對威瑞森電信的持股已經下降到92.7%,持股數量為34.05億股。
另外2.68億股約為7.3%比例的股票都被這家公司的各級管理層以獎勵或認購的形式獲得。
按照376億美元的IPO估值,只這7.3%的股票總價值達到27.5億美元,其中只是威瑞森電信董事長兼CEO雷蒙德·史密斯一人持股比例就達到2.8%,初步計算下來也摺合10.5億美元,成為又一位10億美元富豪。
不同於伊格瑞特那樣從零開始IPO過程中可以享受創始人紅利的初創企業,威瑞森電信這樣一家已經相當成熟的老牌公司,西蒙還能給出如此大規模的股權獎勵,可謂相當大的手筆。
另一方面,按照初步確定的10.25美元發行價格,這次IPO的籌集資金總規模達到51.25億美元。
又將是一個50億美元。
從年初到現在,納斯達克指數的飆升讓無數投資者的賬面財富大幅增加了1.4萬億美元,目前納指所有股票的總市值已經高達5.1萬億美元。這樣一對比,看似西蒙從去年年底就展開的各種套現才一百多億美元,似乎不值一提。
然而,很多人都明白,資本市場,現金才是王道,股價市值之類,套現之前都是虛的。
開年到現在的那隻股票賬面財富看似增加了1.4萬億美元,但實際上,如果有人哪怕想要套現其中的十分之一,1400億,就必然導致泡沫化已經相當嚴重的納指走向崩盤。
因此,哪怕不說同樣跟隨納指飆升而保障的個人身家,只說套現資金方面,西蒙也是這股科技股浪潮的最大受益者。而現在維斯特洛體系大大小小各家公司到底持有多少現金,以及將來西蒙·維斯特洛打算用這筆巨量現金做什麼,稍微想想,越是明白資本力量的恐怖,就越是感到不寒而慄。
西蒙會做什麼,當然是擴張。
就像這次威瑞森的IPO,主要是為了在企業證券化後方便後續的一系列吞併,這也是西蒙抵達紐約後與威瑞森和美國線上兩家公司高層討論的一個主要話題。
上市之後,威瑞森電信將首先發起收購自家地盤北部的另外一家七小貝爾之一NYNEX公司,將美國東海岸的波士頓至華盛頓都市區全部劃入威瑞森電信囊中,然後與美國線上一起對各方資源進行整合。
西蒙最初考慮過美國線上與威瑞森電信的合作,後來打消了這個念頭。
兩家公司如果強行合併,無論是相互之間的業務整合還是政府層面的反壟斷稽核的難度都太大。因此,兩家公司將來會繼續保持獨力運營,但畢竟是一個老闆,因此會進行很多方面的合作。
威瑞森電信後續依舊會專注固定電話和行動通訊兩大業務,其中行動通訊為將來的核心方向。
至於美國線上,將會主攻網路服務和有線電視兩大領域。
這樣一來,去年年底美國最新《電信法案》頒佈之後各方媒體宣揚的‘三網合一’趨勢,至少在維斯特洛體系這邊肯定是不會再實際推行。
說起來,原時空中,美國直到二十年後也沒能實現真正的三網合一,反而是大洋彼岸的中國,一根光纜,電話、電視和網路全包,還會再捆綁一個移動號碼,這已經相當於四網合一。
至於原因,當然還是利益。
三網合一可以讓運營商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從而降低成本並進一步惠及旗下客戶。
不過,如果將這些業務分開,不同業務各自收取不同的費用,運營商當然就能賺取更多,何樂而不為?
資本是逐利的。
資本是無情而且逐利。
如果沒有強力外部因素的干預,資本會不由自主地選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那一條路。
就像維斯特洛體系。
以西蒙此時的身家,他就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那個資本家,沒有之一,雖然西蒙在員工面前還算一個不錯的老闆,他本人也沒有無所不用其極地榨乾維斯特洛體系涉及每一個行業每一絲利益的傾向,但,維斯特洛體系控制的資本,必然會本能地選擇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