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壓城。
帝國軍持續朝前推進,已經將戰爭之城團團圍住。
反叛軍沒有選擇伏擊,而是選擇了最保守的拒城而守,科弗代爾準備依靠戰爭之城和帝國軍展開拉鋸戰,隨便拖上個半年,並且在這期間尋求反擊的機會。
帝國軍從中部遠道而來。
事實上他們所能停留的時間並不是很長。
如果半年內沒能拿下戰爭之城,不管是因為過長補給線的原因,還是為了全軍計程車氣考慮,都不得不做出撤退的決定,久攻不下還不肯離去,這是行軍打戰最忌諱的一點。
當然。
養精蓄銳的之後,帝國可能會捲土重來。
但只要抵禦住第一波攻擊,反叛軍就可以從西方拿到下一輪的‘投資’,渡過這一段最艱難的時期,利用這夾縫中的時間努力成長起來。
因此在維迦看來。
拒城而守並非是最佳的良策,但是卻不失為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全城上下一心的情況下,在理論上確實有抵禦住帝國軍的可能性,但是其中也不是沒有變數,這個變數就是福斯特·諾瀾。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
福斯特·諾瀾往往會爆發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潛力,進而扭轉整個戰局,縱觀福斯特的整個軍旅生涯,他的後發制人能力絕對不是科弗代爾所能比擬的。
對付福斯特這樣的將領。
維迦認為應當像當初王國軍突然入侵卡列尼城一樣,一巴掌直接將福斯特給按死,不給他哪怕一絲一毫翻盤的可能性。
不過這些維迦都沒有說出來。
說到底他只是利用反叛軍來牽制帝國軍,能夠牽制上半年時間對維迦來說就已經足夠。因此只要科弗代爾不請求他幫忙,反叛軍又能守住半年時間,他就不會越俎代庖去幹涉對方的決策。雖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維迦也不想養虎為患。
於是在七天之後,福斯特動手了。
首先帝國軍進行了一場試探性的進攻,這一場進攻總共出動十萬士兵,一支航空部隊,最後帝國在留下了1000具屍體之後,帶著軍隊揚長而去。
“勝利!”“勝利!”“勝利!”
城樓上計程車兵們看著帝國軍退去,高呼著勝利。
而剛從防空洞中出來,看到這一幕的維迦,卻忍不住搖了搖頭。
該說反叛軍比較無知好呢,還是該說反叛軍樂觀比較好?這一戰帝國軍確實留下了1000具屍體,可是反叛軍的死亡人數卻是帝國軍的三倍。
需要知道,反叛軍可是防守方。
在一般的戰爭中,除了擁有星位法師和亞龍種士兵這種BUG般的存在,進攻方要付出的代價永遠是守城方的1.5倍到3倍,可是到了反叛軍這裡卻反了過來。
最可怕的是。
反叛軍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認為能夠擊退帝國軍就是勝利。
就連科弗代爾本人都沒有覺得沒有什麼不對。
他向著維迦解釋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帝國軍兵精糧足,還有完備的航空軍團,我們僅僅付出三倍的代價就擊退他們,已經算是一次巨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