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九九、目標

姑且算是報了個非凡版的“謀殺案”,

韋恩丟下大衛·米爾斯和驅魔人員們自己燒腦,然後趕緊就趁著天還沒黑,先返回偵探社了。

科恩製藥這邊的事情還談不上徹底瞭解,韋恩還得預防著“打了小的、來了老的”之類的後續情況,

所以按照之前幾撥襲擊的風格,晚上韋恩還是得儘量老老實實地待在偵探社裡,“守株待兔”或者“以防萬一”。

好奇地問了伊妮莎和琳娜對“樓長”的看法,

伊妮莎主張的是“精準防治”,認為“主觀惡意且有行動”的人格,就已經滿足“被驅魔”的條件,

但她對於這種事情也沒有辦法,她比較擅長的方向主要針對“硬體”方面,做不到“軟體防毒”。

琳娜倒是好像知道有類似的辦法可以用於這類的事情,信仰“智慧賢者”的隱匿組織們對精神層面的研究似乎就比較深,如果找到合適的非凡者或者非凡物品,理論上是可以進行“定向清除”的,

不過琳娜對“善惡”的看法反而比較“現實”,覺得既然各國的法律和道德都沒有禁止“人格”自相殘殺,那麼這就和世俗意義上的善惡無關,

相比他們之中“誰殺了誰”,還不如想想“誰和自己的關係比較好”或者“留下誰對自己更有利”。

拋開這個問題,韋恩還想起了另一件事情,問了問舊大陸非凡者們的“強度”,

聽起來全世界的基本情況都差不多,在不使用任何武器的前提下,絕大多數非凡者們的戰鬥力,其實都和“普通人”類似,

但所謂的“非凡能力”,其實就已經相當於一件或者幾件隨身的武器或者特殊工具了,因此同等條件下肯定是非凡者更強一些,特定條件下更是能夠無傷碾壓。

不過由於舊大陸的國家眾多,各種紛爭乃至大大小小的戰爭不斷,凡是能在有組織的對抗中歷練出來的非凡者們,自然都是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的,

琳娜舉了一個很直觀的例子,就比如說昨晚的那個“食屍鬼”,放到舊大陸去當然也不算“弱者”,

可是想要在舊大陸的各個組織裡被視為所謂的“精英”,大概差不多要做到能和它“一對一”,並且單方面存活的程度才行。

當然了,“一對一”並不代表著要“正面硬剛”,追求的是“結果”。

伊妮莎則給了一個不完全統計的資料,在她之前的從業經歷中,能被獵人協會視為“威脅”、需要專門小隊去進行清除的非凡者,基本都在4階到5階的範圍,

6階的已經相對少見,小隊在遭遇時就需要提前考慮傷亡情況了,

7階的基本很難見到,在各個組織中也大多都是“核心戰力”的級別。

韋恩稍微尋思了一下,

以他這段時間的經歷來評估,美利加“暴力專業”的非凡者們,現在聽起來好像人均比舊大陸那邊低了一個大級別啊……

這當然也有“倖存者偏差”的緣故,就好像比較菜的非凡者,自然也不會大老遠地跑到“外國”去送一樣,

比如說溫莎王國和舊大陸也隔著海峽,那邊的獵人協會遇到的威脅多是“精英”就不算太奇怪。

“可是為什麼7階就已經很厲害了?理論上最高的不應該是12階嗎?”韋恩問。

中間還差了好幾階呢。

伊妮莎想了想:

“從大致的統計上來看,非凡者們的位階分佈應該是一個非常扁平的金字塔型結構,每提升一階,人數就會相應地減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