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四零零、思考題

在辦公室裡一覺睡到了天亮,負責值夜的探員正常換班,

韋恩一邊期待著今晚說不定又會有人來,一邊默默地收拾課本去學院。

相比之前在學院中的受歡迎程度,現在同學們更多的還是和韋恩有了一點距離感,感覺科恩製藥和偵探社的“扯皮”,還是讓大家受到了影響,

不過學院裡一些本來八竿子打不著的“路人”,對韋恩的親切感反而好像上升了不少,

偶爾能聽到自己路過時幾個女生互相調笑的竊竊私語,又或者是不認識的男性給自己豎大拇指什麼的。

韋恩想了想,只能認為他們或許是買彩票贏了錢,不然估計就是“決鬥”的愛好者之類,

就像羅曼帝國之於舊大陸民眾那樣,“高貴野蠻人”的人設,其實在美利加也是挺有市場的。

這樣大概算是波瀾不驚地過了幾天,

教會那邊給那位貝克先生定了性,說他在試圖深夜暴力闖入偵探社進行襲擊的時候死於非命,偵探社這邊就把一些從俘虜口中問到的黑料都給了記者們。

一開始似乎沒啥反響,罪行能直指那位“貝克先生”的一部分訊息見了報,但能影響到整個“科恩製藥”的訊息則都沒了影,

偵探社還收到了一封從大教堂寄過來的信件,上邊是韋恩讓道格送出去的一條條黑料,其中有一些被劃了紅圈,有一些被劃了“叉”,還有一些沒有任何標記,

韋恩大概比對了一下,感覺大概明白了大教堂的意思,剩下的髒水就都往那位貝克先生頭上扣了——講道理,像“藥物可能有問題”之類的事情,其實是不應該怪到“區域銷售代表”的頭上的。

然後里士滿和喬治伯格兩地倒是突然爆發了一波輿情,

不少商人、醫生、記者都跳出來對那位貝克先生進行了指控,爆料出了更多他在本地試圖推廣科恩製藥產品時的一些做法,

收買、利誘,威脅、恐嚇,搞得最後韋恩自己看了報紙都覺得有點懵,不就是賣點止痛片之類的玩意嘛,怎麼弄得這麼花裡胡哨的……

但他們給中間商的回扣是真的不算低,而且好像真的很重視輿論,不少人本來只是想說一下關於“綠色精靈”的危害,都莫名其妙地收到了“善意的提醒”。

然後此消彼長,偵探社的形象莫名其妙地就被拿出來吹捧了,搞得韋恩好像是什麼“不懼脅迫勇於直言”的猛士一樣,

儘管在學院裡的情況並沒有因此改善太多,不過之前另一段蒸汽列車線路的安保委託,倒是突然又找回來了。

看在對方最開始“很好說話”的份上,韋恩也沒有乘機提價,依舊是一開始談的那樣,

就是考慮到科恩製藥的事情暫時還不一定算是“完全了結”,韋恩把合同開始履行的時間稍微往後延了一個月。

這段時間一直都沒有人來半夜襲擊,“樓長”麥肯·瑞夫的案件也依舊還處於一種“待定”的狀態,

道格這邊悄悄地去問了兩次,大衛·米爾斯都既沒有表示“不予立案”,也沒有說這算是“一個案子”。

反而是明著過來為韋恩的決鬥勝利進行道賀、實際上特地給琳娜送禮物準備告別的西蒙·謝爾曼,

在無意中給偵探社這邊留下了一道有意思的思考題:

“我對這方面也不太瞭解。不過既然有人能感知到那個傢伙的內心有多間‘房屋’,那就說明他的不同‘人格’本來都是相對穩定的吧?至少不是‘一個大房間’被分割成不同的部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能導致他的‘人格’們開始自相殘殺的藥劑,本來的藥效應該是什麼?”

韋恩稍微琢磨了一下,

覺得自己的腦洞好像有點不太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