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五章 復甦的希望

“早該意識到的……既然存在以太龍這種能扛過宇宙大爆炸的生物,那麼或許也有文明能夠做到相同的事。”

“只是沒想到,居然真的存在‘上一個紀元’的文明,上一個宇宙又是什麼狀態?”

“逐火者”這種隨時間流逝而逐漸“腐敗”的狀態讓李文淵想到了以太龍,同時也意識到這個文明很可能也經歷過宇宙大爆炸。

然而在大爆炸理論中,宇宙的開端是一個密度和溫度都無窮大的奇點,在這個狀態下時間和空間都是不存在的,以太龍和“逐火者”究竟是如何在這種狀態中存在的仍是一個謎團。

但有一點在這一次的經歷中得到了證實,那便是來自“上一個紀元”的生命是無法適應現在這個宇宙的。

李文淵並不知道上一個宇宙的規則是怎樣的,但肯定有多方面和現在不一致。

生命固然會適應環境,但現在加在這諸多生命身上的是宇宙的基石,生物體不會適應這種環境,只會因為水土不服而出現足以危及生命的毛病。

至少現在表現出了一點共性,那就是會失去智慧。

無論是以太龍,還是“逐火者”,都經歷了智慧遺失的過程,不同之處在於以太龍最終遇到了人類,暫時解決了這個問題,而“逐火者”沒有,且他們自己也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既然如此,以太龍的‘維度適應器’也可以用在‘逐火者’身上?”

他想到了那些綁在以太龍和她的卵上的大蝴蝶結,雖然畫風詭異,但確實挽救了以太龍。

即便她原本的智慧已經徹底消逝,但重新復甦的意識也能保持對過去一定程度的記憶。

意識到或許有辦法可以讓“逐火者”恢復智慧後,李文淵立刻就向“逐光”傳輸了“維度適應”這項特殊的科技。

假設能夠挽救“逐火者”的話,那他或許可以從這個文明口中知曉“上一個紀元”發生的事,也能明白那個宇宙滅亡的原因。

“如此看來,‘檔案庫’似乎是來自‘上一個紀元’、或者說更久遠時期的建築?”

對於“檔案庫”的存在似乎有了定論,“逐火者”留下記錄中的時間線大概在宇宙大爆炸之後不久,這個階段中顯然不可能有“檔案庫”這種精密的建築誕生。

而這種疑似先於許多文明存在於星系內的建築,唯一的解釋就是它們其實是來自於上一個紀元,並透過某種方法儲存了下來。

也許是那個紀元的文明不甘心一切都隨著宇宙的崩潰而消失,想要透過這種方式來留下一些“傳承”。

“如此一來,那些與人類風格極為相似、卻無法用現在人類的手段解密的資料,會是‘上一個紀元’的人類留下的嗎?”

李文淵覺得他知曉了一個重大的秘密,那就是人類也曾存在於上一個紀元,並試圖在“檔案庫”中留下他們的記錄。

即便宇宙不同了,一系列的規則也不同了,屬於“人類”的風格也不會變,能讓人一眼確認。

只可惜或許也是因為宇宙的規則改變了,那些資料碎的碎、破的破,剩下的部分也難以破解,基本可以確定大部分資料徹底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