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七章 逐火之遺

“逐火者”的歷史已然落幕,不過屬於“逐光”的歷史才剛剛開始。

作為這場宇宙大逃殺的“終點”,“逐火者”的逝去徹底中斷了“搖籃”星系的收縮。

當“黎明之星”家園艦也化作了一道耀眼的光芒後,一直以來威脅著整個“搖籃”的黑暗便停下了收縮的進度。

可能是因為這場收縮最主要是為了針對“逐火者”,直到最後一批“逐光”人民完成了“化繭”之後,邊境的“收縮宇宙觀測艦”都沒有檢測到黑暗靠近的跡象。

他們不清楚是否是他們的裝置還不夠靈敏,無法檢測出細微的“收縮”痕跡。

總之直到所有人都得到了新生後,位於邊境的“收縮宇宙觀測艦”也並沒有被召回。

它們或許會成為這片星系悲傷歷史的紀念碑,如同長明火炬一樣矗立在星河邊際,無時無刻提醒著後來者這裡曾經歷過怎樣的苦難。

而又過去了數個星期,“逐光”文明才從“危機終止”的現狀中回過神來。

那隻無時無刻都在身後追逐他們的猛獸已經消失了,他們也不必再像曾經那樣揹負著沉重的壓力生活。

但是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的人們仍然有些迷茫,直到政府出臺了“星球復甦計劃”。

曾經為了阻止黑暗的迫近,“搖籃”星系的所有恆星都被轉化為了黑洞,這導致了整個星系都成為了不發光天體。

缺少了恆星的光和熱,首先遭殃的便是那一眾蓋婭星球了。

雖然蓋婭星球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但也架不住零下兩百多度的低溫襲來。

即便蓋婭星球第一時間就用溫室效應來保溫,也難以抵擋宇宙的自然之力,短時間內這樣做或許還行,但是持續千萬年呢?

想要在徹底“熱寂”前維持生命的可能性,或許只有某種真正“活著”的蓋婭星球能夠完成。

當然,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蓋婭星球自身的調節能力已經跟不上宇宙的環境變化。

只要有外力介入,人為地為蓋婭星球提供能量,並設計一套生態系統,那就算沒有恆星,蓋婭星球也能維持正常的運轉。

以往因為“收縮宇宙”的影響,少有文明會在完全冰封的星球上花費大力氣去殖民,因為星球總是要廢棄的,而永久冰封的環境也難以發展。

久而久之,幾乎所有文明都乾脆地用上了“家園艦”這種東西,而行星則成為了收集資源的地方。

不過現在,“收縮的世界”危機徹底解除後,一個足夠完好的定居點還是比家園艦要好上許多,無論是人口承載力還是工業加工環境,都要比移動的飛船好上太多。

於是“逐光”文明就打著“收復家園”的旗號,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星球復甦計劃”,誓要將那些冰封的星球再一次變為他們的家園。

而這項計劃,首先就從“燃燼”星系中的那顆冰封星球開始。

黑洞吸積盤發出的光熱融化了其中的一部分冰川,有些海拔較高的地區甚至已經裸露了出來,是天然的登陸點。

這一日,“逐光”的文明領袖第一個踏上了這片解凍後的土地。

他在“化繭”計劃中是中間的一批,幾十年等待並沒有讓他蒼老,反而因為新生而變得年輕了許多,他甚至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多當幾百年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