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章 死神垂目!逆天改命!(求訂閱!)

“主動釋壓?”譚鶴齡不可思議地望著徐蒼:“你是說擦機尾後,人工進行釋壓操作?那要是飛機超過一萬英尺怎麼辦?”

“那就按照釋壓程式來做。”徐蒼一邊在關注飛機狀態,一邊在回答譚鶴齡的問題。

雖說這次狀況比較危險,但目前為止,情況總算是控制住了。俯仰操縱受限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不過在徐蒼這邊,這個問題還是可以接受的。

真正比較致命的問題是機尾處的機身破損,好在現在沒有什麼延展性的問題,徐蒼比較注意的就是這個機尾破損會不會進一步導致俯仰操縱的問題。

如今最最可怕的是升降舵完全失效,畢竟在管制的報告中已經有部分脫離了,若是再有更多的部件分離出來,那後果將是難以想像的。

在轉彎操作中,可以利用一些額外的手段來完成,比如副翼,比如方向舵。只不過,方向舵是主要用於偏航操作的,在轉彎中,方向舵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但是,若是真的出現副翼問題,方向舵還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完成飛機轉彎的。只不過效率要遠遠低於副翼而已。

然而,在俯仰操作上很難就有備份的存在,即如果升降舵失效了,飛行員就無法透過其他舵面的運動來輔助進行俯仰操縱,唯一可行的方案只有透過增減推力來完成。

只是增減推力的方法對於俯仰的控制是難以做到精準的,這即便是讓徐蒼來做也是一樣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儘管看起來很是危險,但危險都沒有發生。如果這樣的狀態繼續下去,飛機落地的難度並不是很大。

正是基於如此這般的平穩心態,徐蒼才是有餘力跟譚鶴齡交談事關主動釋壓的問題。

“你是說就算飛機沒有釋壓,但是我們也要直接將外流活門全部開啟,那一旦飛機上升到一萬英尺以上,那不就是自己造成飛機釋壓的事件了?”譚鶴齡還是無法理解徐蒼的邏輯,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可是,徐蒼卻沒有任何動搖:“兩害權衡取其輕而已。在可能的機身受損的情況下,增壓系統的存在就是會加劇機身受損的程度,所以必須將這個危險去除掉。”

“哪怕人為造成釋壓也在所不辭?”譚鶴齡反問道。

徐蒼目光微微下垂:“波音737沒有機身結構的損傷探測,只要有懷疑,那就必須將之視為已經發生。在有準備的釋壓中所產生的風險較之機身受損,那就是九牛一毛。”

譚鶴齡一時無言,他本身是覺得徐蒼說得好像是有些道理的。只不過,這也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可是,在擦機尾程式中沒有相關主動釋壓的程式操作啊,你這是違反標準程式。”

徐蒼目光中閃著光芒,其中蘊含著無比的堅定:“所以波音的操作手冊需要改一改了。”

譚鶴齡和莫尚雲皆是心中震驚,徐蒼這話分明是直指波音的標準操作程式是有瑕疵的。在這個年代,不管是從局方,航空公司,還是到最下層的飛行員,儘管對波音在商業上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從未否認過其專業性,將其操作程式奉為圭臬,哪有像徐蒼這邊說波音手冊要改一改的。

“徐蒼,你是在說真的?”譚鶴齡還是不敢相信徐蒼竟敢這麼說,不說徐蒼現在就是一個二級副駕駛,就算是民航局的總飛行師也不敢說這話啊。

不過,徐蒼卻是沒有直面回答譚鶴齡的話,而是輕聲說道:“放心,你不會有事的,是程式有問題,不是你有問題。”

譚鶴齡身子一顫,徐蒼分明是看穿了他的小心思。他如此執著地詢問,便是在害怕剛才他超越檢查單下將增壓方式轉到人工位,然後將外流活門完全關閉。

從徐蒼的意思來看,飛機爆炸跟他手動關閉外流活門是有直接關係的,這是譚鶴齡最為不安的。可徐蒼現在卻說了譚鶴齡沒有問題。

即使譚鶴齡知道最終的結果是由局方決定的,可聽到徐蒼這麼說,他還是如釋重負,說了一句:“謝謝。”

“好了,做進近準備吧。”徐蒼調整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這次落地的難度不大,在俯仰操作上受限的問題還是集中在飛機機頭上,所以在進近操作過程中,儘量注意不要產生飛機能量過於充足的情況。其他的......不算是什麼大問題。”

如今駕駛盤被抑制在只能前推或者後拉一小段行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飛機低頭和抬頭的困難度是一樣的。

由於安定面配平已經往前打到底了,因為想要飛機低頭所能施展的最直接的手段就只有頂住駕駛盤了,可這個手段就是受限的。

相反的,想要飛機抬頭,雖然後拉駕駛盤也是受限的,可是能夠透過往後打安定面配平來輔助完成飛機抬頭,而這個手段到目前為止是不受限的。

因此,鑑於飛機低頭和抬頭的難度不一致,徐蒼需要極力避免可能出現的需要進行大幅度機頭下俯的情況出現,也就是徐蒼所說的飛機能量過於充足。

在能量過於充足飽滿的情況下,飛行員不得不依靠不間斷地頂杆來維持飛機軌跡始終處於正確的下滑道上,這顯然是跟如今飛機的困境是不一致的。

“我會以一個相對較小的能量狀態進場,可能會存在三紅一白或者四個紅燈的低高度進入跑道上空。只要飛機狀態資料偏差沒有特別大,你們不要喊復飛,我們現在俯仰操作受限,可以的話,還是儘量不要復飛了。”

看得出來,徐蒼對即將到來的進近過程還是有所準備的。通常來說,在papi燈的參照下,兩紅兩白自然是最標準的下滑軌跡。

然而,在實際飛行中,在低高度下,比如即將進入跑道上空時,若是還是按照兩紅兩白的標準,那麼很有可能是落不到“大白塊”即標準的接地區上的。

這是因為標準的下滑軌跡的確是正對接地區的,但是飛機的下滑軌跡是在客觀上做不到一條直線的,主要是因為飛機在最後存在一個拉平的曲線。

如果飛機始終正對的接地區,那一旦最後進行拉平,在實際的效果呈現上幾乎肯定會越過接地區。所以,在實際飛行中,飛行員會進行一些額外操作,比如在即將落地的時候,將飛機往下人為刻意地放一放,以求將飛機的軌跡低於標準軌跡,這樣飛機一拉平就能正好落到接地區上了。

還有就是將這個動作的時機前移,即在進入跑道上空的時候就捨棄標準的下滑軌道,以三紅一白的偏低高度進場,此後的操作便是正常不需要可以下放飛機,如此接地點也會是標準的。

徐蒼無疑是要選擇後一種方法,因為鑑於俯仰操縱上的受限狀態,他有可能無法完成在最後關頭下放飛機的動作。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更改進場高度,以較低的高度進場。

反正他可以接受低能量,低高度,卻無法接受高能量和高高度著陸。

以徐蒼的技術,按理來說是可以完成papi燈三紅一白進場的,但避免一些意外狀況,比如進場高度過低而致四個紅燈,徐蒼還是需要提前跟譚鶴齡以及莫尚雲交代一下,省得那兩人因為進場高度的原因而喊了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