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6章 幕後黑手!(求訂閱!)

駕駛艙中,一時間一晃而過,已經到了洛杉磯機場五邊上空,透過最後進近定位點了。

在過去的四個小時,徐蒼真就是依靠主電動配平始終操控飛機的俯仰。即便是在終端區,管制甚至對下降率有要求,徐蒼都能相當精確地滿足管制的要求,其操縱精細度直接把晁寧和副駕駛給看傻了。

最後四個小時,機組並沒有換班。不過,晁寧倒是讓副駕駛通知了另外一個機長,結果那機長表示沒有意見,一切聽從徐蒼的指示。

只能說木華航空這後面換上來的機長有些太聽話了,當真就是做好自己工具人的角色,不會發表任何一點兒自己的意見的。

對徐蒼來說,這種配合的人自然是最好的。可是,對於別的普通飛行員,這種機長其實顯得就不太負責任了。

不過,徐蒼還沒有無聊到去管別人,反正跑道已經近在眼前,再過幾分鐘,他的煎熬旅程也就能結束了。

高度一千英尺,塔臺已經給了落地許可,徐蒼左手甚至都沒有搭在推力手柄上,而是整個人趴在駕駛盤上,下巴就抵在駕駛盤中間,右手直接垂下了,由於長時間舉著,右手著實有些痠痛。

取代右手作用的自然就是左手,徐蒼左手穿過自己下巴,交叉著抓著右邊的駕駛盤扶手,很是隨意地用左手食指在調整這主電動配平。

看著徐蒼這散漫到極致的狀態,連推力手柄都不管的,晁寧眼角抽動幾下。他可以理解徐蒼的狀態,畢竟手動飛了四個多小時,任誰都有些頂不住。可畢竟是要落地了,總該是要慎重一些吧,哪有這麼隨便的?

不過,晁寧並沒有提出什麼意見,因為即便徐蒼採用如此彆扭的操縱手法,可飛機依舊極為規整地保持在標準下滑道上,沒有一絲一毫的偏差。

高度五百英尺!

徐蒼打了個哈欠,眼角瞥見旁邊的晁寧:“你搭著油門唄。雖說我覺得不可能,但是萬一出什麼意外狀況要復飛,我怕左手趕不上。如果要復飛,你就負責加個油門,不算難事吧?”

光是加個油門,那自然是不算難事的,晁寧很是順滑地點點頭:“復飛時機聽你口令?”

徐蒼收回目光:“嗯。如果沒什麼事,聽我口令,幫我把油門也收光了。”

晁寧一聽這話,徐蒼分明是真的不願意動右手了,他就要保持這個姿勢完成落地。

不過,晁寧還是應了下來。

“不用我落地前加一把油門再收回嗎?”

這個動油門的手法是俯仰卡阻下落地的常用手法,即是在接地前夕,勐加一把油門,在突然加大的推力下,飛機機頭會自然上仰,以此來建立接地姿態,此後迅速將油門收回,大部分是直接收光,然後等待飛機自行下落。

這種落地手法通常接地載荷會比較大,因為畢竟沒有一個較為柔和的姿態建立與減小下沉的過程。

不過,特殊情況下,落地落得重一些也僅僅是取捨而已。只要不是太過誇張,公司或者局方都不會因此找麻煩。

然而,對於這種預設常規的手法,徐蒼只是輕微地搖了搖頭:“不用,咱們正常落地。”

晁寧不太理解:“那還是一把收光嗎?要我看著飛機下沉配合收油門嗎?”

要是正常落地,那飛機姿態的建立和油門就需要配合在一起,不然哪裡能叫正常落地?

“不用,我下了口令收油門的話,一把收光就行。”

徐蒼甚至直了直,稍微往風擋外看了一眼:“就這麼決定了。你只有兩個動作,復飛加滿油門,或者落地收光油門,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晁寧嘴角抽了抽,徐蒼還真是把自己當成沒有自我意識的工具人了。不過,說實在的,俯仰卡阻落地對他來說還是有些難度。

即便是在模擬機上一直都能比較良好地落下去,但是那是模擬機,又沒有心理壓力,怎麼能跟實際航班一樣?如果現在真讓晁寧單獨把這飛機落下去,晁寧壓力還不小呢。

雖說從心底裡上來說,晁寧感覺徐蒼也太不把俯仰卡阻當回事了,但鑑於徐蒼此前那神乎其神的事蹟,他還是覺得信任徐蒼比較靠譜一些。

於是,晁寧不再有什麼異議,只負責當好自己的工具人即可。

高度兩百英尺,飛機進入決斷高度以下,轉入目視階段。然而,徐蒼並沒有抬頭,還是耷拉著腦袋,看著駕駛艙內的pfd。

一直到無線電高度表報出五十英尺,徐蒼終於將目光放到了外面。正常在這個時候,可以稍微嘗試帶一下杆來建立著陸姿態了。

不過,五十英尺的高度還是有些高了,就算是起始建立姿態也不能動作量太大,試探性即可。如果一切正常,在三十英尺左右就可以比較大幅度地正式增加飛機姿態了。

然而,不管是帶多帶少,那都是在增加飛機姿態,以便逐步減小飛機下降了,卸去飛機的能量,為接地做準備。

可徐蒼反其道而行之,在五十英尺的時候,竟然往前打了點配平。這一個動作直接把晁寧給看傻了,要落地了,哪有往前打配平的?人家都是減小下沉,這往前打配平不是在加速下沉嗎,這還怎麼落地?

莫不是徐蒼飛了四個小時,累得已經開始神志不清了?

這個念頭一出現,那便是無法遏制,的確也不是不存在這個可能性,畢竟這個操作實在是違反常理。

“自己該不該接過操縱?”晁寧心裡想著。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徐蒼有讀心術,在晁寧念頭升起的剎那,徐蒼慵懶的聲音響起來:“不要分神。”

晁寧怔了一下,旋即臉色驟變。這並非來源於徐蒼的話,而是在於飛機在下降到無線電高度接近三十英尺的地方,他所預想的飛機加速下沉並沒有出現。

在三十英尺的高度,對於翼展遠大於737的波音777來說,地面效應已經非常明顯了,而且不得不說,波音777畢竟是最新機型,那氣動佈局肯定是要比737等老機型要更好,其在進近速度上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