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青年帶路,夏雪對太白山的旅遊考察速度大大加快,青年帶著夏雪去了使人怡然自樂的“鳳泉神澤”、“魚洞仙音”;會把人引入美麗的童話世界的傳說中的“劍劈峰”、“蓬萊孤山”、“青牛洞”、“鍾呂坪”、“神女碑”;使人身臨其境,遊興大發的神功石、潑墨山、世外桃源、開天關、七女峰,這些地方不僅一山一水、一溝一壑、一峰一石都很別緻優美,就連山上的一林一木、一草一花、一樹一枝也都那樣美妙神奇。
還有在大爺海東側崖壁上神奇的“千年不融之冰洞”,洞內常年有冰,寒氣逼人,好像一個“天然冰庫”。洞內冰柱、冰臺、冰塔,琳琅滿目,景象萬千。
夏雪和青年決定爬上冰洞所在山崖的山頂上登高遠眺,到達山頂時候已經接近傍晚,於是兩人決定在山頂各自搭建帳篷休息一晚。夏雪和青年現在就像兩個志同道合的“驢友”,在晚上觀看著滿天璀璨的繁星,互相交流著各自在遊歷探險中的見聞,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有說不完的話。
夏雪發現這個青年雖然其貌不揚,但學識淵博,善良質樸,細緻體貼,乾淨清爽,是個內秀型暖男,不由好感大增。特別是他的笑容,溫暖和煦,令人如沐春風,和他在一起不知道為什麼,感覺總是很舒服很放鬆。
隨後,青年又帶夏雪去了神奇的“天池明珠”。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有6個高山湖泊,水面10008000平方米,湖面平靜,碧波盪漾,清澈凜冽,潔淨無雜,印月映日,呈串珠狀,排列於拔仙台南北,被譽為“高山明珠”、“太白天池”。湖邊發現許多白頂溪鴝小鳥,飛行敏捷,鳴聲啾啾,見人不懼,飛臨水面,銜取湖中草葉。
青年告訴夏雪這種小鳥人稱“淨池鳥”、“淨水童子”。這麼高的山上竟然有這麼美的湖泊,青年也不明就裡。夏雪當然知道這是冰川遺蹟,屬於冰斗湖、冰磧湖、冰蝕湖等型別湖泊。
看到青年好學,對科學很熱愛,夏雪就告訴他說這是系距今約200萬到30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由冰川漂移堆積物形成的冰石河遺蹟,青年聽得目瞪口呆,但聽夏雪詳細解釋後,又覺得非常合理,不由對這個相貌醜陋但學識淵博的女子心生敬意。
兩人結伴在太白山裡遊覽了一個多月,採摘了許多中草藥,收穫頗豐,夏雪深深地愛上了這座神奇美麗的大山,其中蘊藏的豐富的動植物寶藏足夠夏雪研究一輩子的。
夏雪決定以後每隔一兩年就來太白山科考一段時間,時間就選擇在每年夏天的六七月份,因為盛夏的太白山真是太美了。林茂草密,綠野茫茫,生機昂然,林蔭夾道,溪水潺潺,濃綠滴翠,涼爽宜人,空氣清新,鶯飛燕舞,百鳥歡歌,“入林處處有氧吧,戲水淋淋生情趣”。夏天的太白山就是綠的海洋,濤的世界,夏雪還神奇地發現,即使在盛夏季節,太白山頂峰偶爾還會雪花飛舞,就像“天然空調”,涼爽別緻。夏天的太白山像一個待嫁的新娘,茫茫雲海是她潔白的婚紗,清澈的湖水是她深情的眼波,碧翠的青山是她的倩影,清爽的山風是她溫柔的呼吸。這裡沒有赤日炎炎、酷暑燥熱,是天然的避暑山莊,消夏勝地。山風吹走了熱浪,留下了心曠神怡,山泉融解了焦躁,留下了叮咚樂曲。在這裡會讓人的身心和靈魂都融入大自然,讓人享受一番“森林浴”,清潔五臟六腑,真是樂哉!悠哉!
這天黎明時分,兩人攀登到一處山峰頂端,只見這裡千峰竟秀,萬壑藏雲,山峰周圍,峽谷深幽,峰巒疊嶂,雲霧翻騰,四野瀰漫,峰如海島,嶺似飛舟,時隱時現,變幻無窮,景象萬千,身臨其境,有飄飄欲仙之感。夏雪和青年佇立眺望,淡淡曙色中,但見腳下一片蒼茫,辯不出是天是地,是山是海。一陣晨風吹來,他倆恍如列子乘風,飄然天際。夏雪想起詩人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覺得自己此刻雖未能看到頂下群山,但詩中境界卻很自然地浮現到她眼前。她和青年靜立山頂,極目凝望,漸漸地,遙見遠遠天際,透出一線金光。那金光有如萬里絲帶,鑲裝在無涯無際的天邊。金光愈來愈亮,亮帶也越亮越寬,直向山頂迎面展來。就在這神奇的一瞬間,又突見天邊閃起萬道霞光,霞光中慢慢升起半輪巨大的紅日,把一片茫茫無際的雲海耀映得通紅。紅日似在閃眺中從雲海裡升起;雲海似在翻騰中把紅日托出。一霎時,紅日驀然躍離雲海,冉冉上升,把金光灑滿大地,流光溢彩,霞光萬丈,絕頂在金光中顯得是那樣的雄偉磅礴。夏雪被這神奇的景色驚得呆了,襲上她心來的是:念天地之悠悠,感造化之莫測。
青年忽然問夏雪:“姑娘,我一直不明白,早上的太陽離人近還是中午的太陽離人近?”
夏雪一聽,這不是古時候難住了孔聖人的“兩小兒辯日”的問題嗎?不過這問題對於博士夏雪來說是小兒科。
夏雪微微一笑:“在我們這個位置,早上要離太陽遠一點,在中午是離太陽最近的。”夏雪知道在地球上除開南北極點,其餘的點中午是離太陽最近的,午夜是離太陽最遠的。
“那為何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的道理嗎?早上的太陽形狀比中午的大許多,那不是表明早上的太陽離我們更近嗎?姑娘你怎麼說,早上的太陽離我們更遠呢?不過,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這真是個令人迷惑的問題啊!”青年自言自語搖著頭說。
“這主要由於光學原理的折射、散射現象。早晨太陽光穿過大氣層折射率大看著就大,中午太陽穿過的大氣層折射率小看著就小。早晨太陽斜射因而輻射量小造成感覺涼 ,中午直射因而輻射量大造成感覺熱。早晨太陽穿過大氣層的七色光大多被阻擋掉,剩下紅光射到地面因此早晨的太陽特別紅。中午光帶阻擋少因而成黃白色。”
夏雪向青年詳細地解釋了一些有關光學折射、散射的知識,還拿出瞭望遠鏡給他解釋望遠鏡為何可以看清遠處的東西的原理,為什麼很遠很遠的景物,在望遠鏡裡看來就彷彿近在眼前一樣,這其實就是都是光學原理。夏雪還簡單向青年介紹了太陽系以及地球如何圍著太陽轉等天文知識。
青年聽得很陶醉,邊聽邊認真地思考著,疑惑沒聽懂的地方就仔細詢問夏雪,是個很謙虛好學的人,不是那種不懂裝懂的清高的虛偽學者。面對新穎超前的科學知識,青年雖然不是很懂,但也基本理解了夏雪的觀點是正確的,他不由對這個博學多才的醜女子更加敬佩了。
第二天,青年帶著夏雪來到一處美麗無比的景點。只見這裡,從中山到高山,幾十種杜鵑、繡線菊、烏頭花,或點綴莽林,或萬頃成片,競相開放,紅、白、粉、紫色彩斑斕,紅粉搖曳,紫橙妖豔,山花爛漫,萬紫千紅,簡直就是一片花的海洋。特別是杜鵑花,競相開放,或白或紅、或粉或紫,流光溢彩。一團團花球,一株株花樹,一片片花坪,一面面花坡,如帛似絹,彷彿要把整個山野染亮,把這裡的太白山裝扮成了花的山、花的海、花的夢。
夏雪簡直看呆了,沒想到夏天的太白山還有這麼美的地方,不由低聲唸了一句詩:“山林吐芬芳,鳥語伴歌行。”
雖然夏雪聲音不高,但耳聰目明的青年還是聽到了,他不僅對這個醜女子心中升起一絲朦朧的情愫。他已經好多年沒有對一個女人產生過什麼情愫了,哪怕只是一絲絲。
這個青年名叫孫常,就是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被後人尊稱為“藥王”的孫常。可能由於夏雪穿越引起的“蝴蝶效應”,孫常的出生年月發生了改變,比真實歷史上的孫常晚出生了八十多年,在十八歲的時候由於從小青梅竹馬的愛妻茜兒因病去世,悲痛欲絕,從此立志學醫,決心做一個懸壺濟世、妙手回春的醫生。
孫常常年隱居在太白山中,他一方面下功夫鑽研醫學著作,一方面親自採集草藥,研究藥物學,十年多醫術精進,已經在當地小有名氣,治癒過許多病人,許多官方醫院都邀請其去他們醫院當主治大夫,但孫常仙風道骨,不重名利,喜歡清靜,生性淡泊,對榮華富貴、高官厚祿不感興趣,喜歡大自然,喜歡鑽研醫學和藥草學等,所以,絕大部分時間依然在太白山隱居和進行藥物研究。
不想今夏在太白山遇到了夏雪。這個女子雖然外表看起來醜點,面色黑黃,體型肥大,但淵博的知識令孫常無比敬仰,她還發現這個醜女子箭術高超,她揹包裡隨身攜帶一把小巧的摺疊弩,射獵物的時候幾乎百發百中。孫常開始還以為是摺疊弩這種武器精良的原因,醜女子把摺疊弩交給他試試,他發現自己端著摺疊弩連一隻呆頭呆腦的山雞也射不中,他才知道射技才是最重要的,不由對醜女子大為歎服。而且這個醜女子身上散發一種讓人迷醉的淡淡體香,聲音也非常優美動聽,有次晚上在吃燒烤山雞的時候,孫常發現醜女子脫掉護手的黑色手套的時候,漏出一雙白皙修長的纖纖玉手,臉色黑黃的醜女子卻長了這麼一雙潔白迷人的玉手,真乃奇女子也!
夏雪自從李世民去世後,就把李世民贈送的寶弓珍藏了起來,捨不得再使用。她贈送給李世民的唐刀,已經應李世民生前的遺囑隨同李世民一塊下葬了。加上長弓體積較大,攜帶不便,還容易引人注目,所以,夏雪現在出門一般都是不帶長弓的,只在揹包裡攜帶著一把小巧精緻的摺疊弩。容易暴露目標的唐刀也不再攜帶,只是隨身攜帶著高科技匕.首。
由於需要掩飾自己的絕美容顏和身姿,她帶了醜女面具,雖然她稱這面具為人.皮面具,但其實不是人.皮做的,而是用高仿人.皮的材料做的,戴上這高仿人.皮面具,模擬度非常高,表情自然,一般人很難發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