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744、去年就車禍身亡的人竟然活了?

封鎖好現場後,隨後趕來的治安警接管了現場,跟顧晨所在的刑偵三組進行交接。

顧晨團隊之所以能夠辦事效率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與其他團隊的協調配合。

大家各司其職,保障工作順利展開。

開著尾號為AE86的警車,顧晨帶著團隊成員返回市區,準備將指紋樣本送去市局技術科。

與此同時,何玲的屍體也等待專門人員進行裝屍。

整個小區頓時熱鬧起來。

“顧師弟,你說這個守望者到底是不是何玲?或者說,她只是個替死鬼?你覺得張恆有可能嗎?畢竟他喜歡玩血腥遊戲,沒準虛擬代入現實呢?”

盧薇薇在車上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主要是因為在張恆家被血腥遊戲嚇一跳。

而盧薇薇經不起嚇,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印象深刻。

顧晨一邊開車,只是默默點頭:“可能吧,我說過,這個守望者或許只是一個代號,也許守望者只有一個人,或許是兩個人,又或者是一個團伙。”

“總之要想知道守望者是誰,首先應該調查清楚,那個對何玲動手的人會是誰?”

“顧師兄,那你從何玲的屍體上,看出什麼沒?”袁莎莎一直在偷偷做筆錄。

顧晨的口述,對自己學習辦案有很多借鑑意義。

因此袁莎莎習慣隨身攜帶便籤本,除了平時對現場調查做問詢筆錄外,更多的是記錄顧晨的說辭。

雖然袁莎莎在思維方面不及盧薇薇,甚至感覺自己有點笨。

但勤能補拙的思想還是印刻在腦海中……

因此袁莎莎對於顧晨的口述,也是相當重視,每當案件結束後,袁莎莎總會拿出一份總結報告請顧晨參考和修改。

但盧薇薇在這方面,顯然就顯得有些大智若愚了。

平時看起來笨笨的,但盧薇薇可聰明著。

有些自己能懂的東西,盧薇薇總能假裝不知道的樣子,然後問顧晨,感覺一來二去,逐漸拉近了與顧晨之間的距離。

所以說師姐和師妹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否則盧薇薇也不可能在芙蓉分局橫著走路。

既然袁莎莎提出疑問,作為組長兼師兄的顧晨,當然也樂意去解答,於是淡然道:

“從現場情況來看,可以做一下總結,第一,兇手很有可能是隨機作案,或許只是來何家盜竊,卻不小心撞見何玲歸來。”

“第二,兇手似乎是在控制何玲之後,心生歹念,想伺機侵犯何玲,卻不料弄巧成拙,最終釀成悲劇。”

“從這點來看,兇手跟何玲應該算不上太熟,或許何玲見過他,但兩人之間或許只有點頭之交,我更願意相信是附近的居民。”

“最後一點,兇手為什麼要將何玲綁在樓道上?或許是先前在制服何玲之後捆綁所至。”

“因為何玲頭上有擊打過的傷痕,側腦部位有腫脹的痕跡,我推測,應該是何玲暈倒之後被兇手捆綁,並企圖對她圖謀不軌。”

“有道理。”之前見顧晨觸控何玲的頭部,王警官就知道顧晨在驗傷。

加上所有捆綁物品都是就地取材,包括窗簾上的繩索。

從這點來看,王警官也斷定,兇手並不是有備而來。

幾人在車內商量著案件,而顧晨則開車行駛在街道上。

之後,顧晨利用何琪給出家庭成員的資訊,以及經常來家中做客的朋友資訊,成功提取到所有人指紋,送去市局技術科,與先前顧晨在現場提取的指紋做對比。

然而結果跟顧晨想象的一樣,所有指紋均符合現場提取指紋要求。

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至少只能證明這些天,這些人在何家活動過。

忙碌到晚上7點,何俊超的屍檢報告也早已出爐。

並有顧晨所要的勁爆訊息。

至少跟顧晨之前所判斷一致,何玲死於失血過多,兇器為一把利刃。

雖然何玲所穿衣服顯示,生前有被侵犯過的痕跡,但是經過高川楓仔細研究,也完全否定了這個說法。

因此顧晨對於這份檢測報告,其實並沒有過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