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746、守望者【求月票】

“洛……洛卡爾原則?”高德勝愣了愣神,感覺一頭霧水。

說實話,這東西他根本沒聽過。

顧晨這麼說,反而會讓高德勝更糾結。

“咳咳。”坐在對面的王警官不由乾咳兩聲,這才說道:“洛卡爾物質交換定律告訴我們,犯罪行為人只要實施犯罪行為,必然會在犯罪現場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被侵害客體及其周圍環境,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遺留下痕跡。”

抬頭看了眼高德勝,王警官挑挑眉又道:“一般的觀點認為,廣義的‘痕跡’包括物質痕跡和意識痕跡。”

“對。”顧晨默默點頭,又道:“早在上世紀50年代,徐立根教授翻譯的前蘇國學者伐亞柯爾金所著的《犯罪對策同一認定理論和一般方法》中就提出,形形色色的各種反映形象,可以分為兩大類。”

袁莎莎愣了愣神,趕緊問顧晨:“顧師兄,是哪兩類啊?”

顧晨淡笑著說道:“屬於第一類反映形象的,是物質上被固定的反映形象,比如手印、腳印、運輸工具痕跡、動物痕跡、工具和器械痕跡、圖章痕跡、列印和手抄文字、照片等等。”

“而第二類反映形象是人對被認定客體感覺上感知的結果,例如保留在犯罪目睹人,也可以稱作為‘現場感知人’更為妥當。”

“但是我記憶中,關於人或物特徵的具體感覺上的概念,我認為,除去以上兩種痕跡外,還應有第三種痕跡存在,也就是犯罪心理痕跡。”

看著面前瑟瑟發抖的高德勝,顧晨又道:“洛卡爾原則告訴我,每次接觸都會留下痕跡,這在案件中非常重要。”

“你高德勝,雖然在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指紋,但何玲在她的CD盒中,留下了一根頭髮。”

“我們透過 DNA技術,在排除掉其他任何人到過現場的可能性之後,你就無法證明你自己在案發時不在現場。”

頓了頓,顧晨又道:“你沒有在現場留下任何指紋,至少沒有留下我們所能夠確認的指紋,但是何玲在她被盜竊的CD袋上留下的指紋,足夠證明你曾經到過她的家中。”

繼續將之前從高德勝身上搜出的各種作案工具擺上桌面,顧晨又道:“還有這些作案工具,你可別跟我說,你戴著這種頭套,拿著這些竅門工具,只是為了惡作劇?你分明就是在尋找目標好伺機作案。”

“警察同志,我……”高德勝此刻慌的一批,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答。

顧晨也沒有抱希望他能立馬承認,於是又道:“還有,我們利用監控裝置,根據這幾天你在蕭山鎮活動軌跡來看,你似乎經常遊走在何玲家附近,鬼鬼祟祟的你是想幹嘛?”

“就是在踩點唄。”王警官喝上一口枸杞茶,也是沒好氣道:“你當我們第一天當警察啊?就你這種行為,我們一眼就知道你想幹嘛?還跟我裝無辜。”

“高德勝。”盧薇薇也是怒不可言道:“你行竊又殺人,你還有什麼好說的?我告訴你,何玲的屍體上,可殘留著許多證據。”

“別以為我們檢測不到你身上的痕跡,我勸你善良,還是把該交代的東西都給我交代出來。”

高德勝此刻也慌了……

他知道自己給不出辯解的理由,負隅頑抗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只能低頭承認道:“沒……沒錯,那個女人是我殺的,可我並不是有意殺人,我……我也是一時起了歹念,腦子抽筋了。”

“說清楚。”見高德勝語無倫次,顧晨抬頭提示道。

“警察同志,我……我只是個賊,平時就偷點東西,我也沒想過要殺人啊,那天晚上,我是真不知道家中有人啊。”

“你注意何玲家很久了?”王警官問。

“也……也不是很久。”高德勝低下頭,也是實話實說道:“之前我在這片小區踩點的時候,發現這家,哦,也就是你們說的何玲家,只有她一個人居住。”

“而且奇怪的是,她每到晚上就要出門,幾乎是很晚才回家。”

“我估計是年輕人喜歡混夜店之類的,晚歸也正常,但是這給了我充足的時間,所以我才感覺,我應該趁著何玲離開的這段時間,好好幹一票,所以我就……”

說道這裡時,高德勝滿臉悔意,直接一拍大腿道:“我錯了,原本所有人的踩點工作都做的很好,我甚至都安排好了具體逃離路線。”

“時間也是算準的,根據這幾天的觀察,我選擇了一個非常關鍵也保險的時間,也就是何玲離開家半個鐘頭。”

“但是我萬萬沒想到,就在我敲開何玲家房門,準備對她家行竊時,我也不知道是怎麼了,這女人突然又回到了家裡。”

顧晨皺了皺眉,想起那天晚上,何玲在別墅外圍的公路上,被丁亮和黃尊龍勸返的情況,頓時也是一陣糟心。

合著那天何玲提前回家,也是因為被警方盤問之後才做出的選擇。

如果按照高德勝正常的邏輯判斷,何玲本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回答家,但是她偏偏出現。

可能這冥冥之中都是命中註定。

顧晨抬頭又問:“所以,何玲發現了你?”

高德勝先是點頭,隨後又是搖頭。

“到底有沒有發現?點頭搖頭什麼意思?”王警官也是沒好氣道。

高德勝弱弱的說:“本來是沒有發現的,我聽見何玲當時回家的時候,我就躲在她房間裡行竊。”

“可聽到她回來之後,我嚇得趕緊躲在她床下,可後來,何玲也沒去哪裡,直接就是奔著房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