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章 空中女王!波音747!(求訂閱!)

“這是一段不久前徐蒼的模擬機錄影,你看看就明白了。”

李榮顯眉毛一挑,坐在電腦前,點開錄影檔案,很快影片就被播放出來了。

不得不說,飛安的錄影系統還是相當厲害的,不僅畫質極為清晰,連帶著收音的品質也非常高,甚至人與人之間故意壓低的聊天聲都能在放大之後聽得一清二楚。

李榮顯望著螢幕上密密麻麻的人頭:“裡面哪個是徐蒼,在座上的嗎?”

“不是,前面沒有他,你直接拉到最後二十分鐘就行。”金復禮回憶了下:“他應該是在左座。”

李榮顯嗯了一聲,拉動影片進度條,一直拉到了最後二十分鐘的地方。果不其然,很快就能發現了一個年輕人似乎是不情不願地上了左座。

金復禮站在後面,撇撇嘴:“上座的那人就是徐蒼,你可要看好了。”

“金先生,我剛才就有一個疑問。”李榮顯按下了暫停鍵:“我看徐蒼的檔桉,他是飛波音的才對,可這模擬機我沒看錯的話是空客320的吧?”

說到這個,金復禮眼睛都在冒光了:“沒錯,這小子確實應該飛波音才對,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會飛空客,你且看著!”

“雙機型的......副駕駛?”這種聞所未聞的事情就算是放在國外都是絕對的稀罕事。不過,李榮顯還算是鎮定,沒有再糾結什麼,而是重新播放了影片。

隨著影片的播放,整個房間都在迴盪著影片的聲音。即便是從影片裡,李榮顯都能看得出來徐蒼在上座尹始表現出了幾乎是寫在臉上的不耐煩。可直到......或許是實在難以忍受右座的無能,徐蒼開始介入了。

然而即便是畫面質量比較高,但依舊看不到儀表上的顯示,只能透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大概瞭解情況。

金復禮在後面看著,怕李榮顯不明白當時的狀況,遂是講解了一番:“當時我只是準備考一考他在雙發熄火情況下的處置程式的。雖然高度在理論上是堪堪足夠返航本場的,但是很快我發現了一個錯誤。”

“什麼錯誤?”

“風!”即便是時至今日,金復禮依舊感覺到當時的震撼,他沉吟了一下:“我忘記消除高空風了。在手冊中,所謂的最佳滑翔速度都是建立在靜風條件下,但是,當時存在一定量的高空頂風!”

“所以,你就覺得飛不回去了?”從影片中,李榮顯是可以清晰地聽到金復禮已經開始讓收拾東西離開了。這明顯認為飛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

“沒錯!我當時就是這麼覺得的,模擬機艙裡所有人都這麼覺得。”金復禮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判斷失誤:“雙發熄火時候的高度很曖昧,只比最低的極限高度高了一點點,加上高空頂風,任誰都會覺得飛不回去了。不對,因為我們算不出來,所以只能憑著感覺認定飛不回來。”

李榮顯眼皮一跳:“那言下之意,徐蒼能算出來?”

“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因為這臺模擬機的風向是不變的,風速變化是線性的,應該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吧?”金復禮嘆了一口氣:“你自己看著吧,你就會明白了!”

李榮顯臉色逐漸陰沉下來,他能明白金復禮說的話,但是根本無法認同話中透露的所謂的方桉的可執行性。沒錯,能算出來不代表單靠人力也可以,尤其是飛行員還要承擔飛行操縱的任務,稍有不慎,就算真的有最佳下滑軌跡也不一定能飛出來。

只要稍微偏離最佳下滑軌跡,就算能算出來那又有什麼意義?

金復禮當然可以理解李榮顯的內心所想,因為他也曾經這麼想過。可是鐵一般的事實比無端的猜測更加有力。他也不說話了,就這麼默默地站在後面,等待著最後一刻。

其實,後面很長一段內容是非常枯燥的,只是徐蒼在不斷地調整飛機姿態。李榮顯在放大區域性畫面後發現徐蒼並沒有完全按照手冊上標註的最佳速度來飛,而是在此基礎上有一定量的改動。

若是徐蒼完全按著手冊上的速度來飛,那肯定是飛不到本場的。因為手冊上的一切資料都是建立在靜風條件下的,徐蒼需要根據高空風對這個資料進行持續的修正。若是徐蒼一直就死板地飛手冊上的最佳速度,李榮顯反倒是瞧不上他了。

徐蒼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篤定飛機能飛到本場,還還沒有進行過任何資料修正,難不成他能心算出整個下滑軌跡?

帶著這個近乎恐怖的念頭,李榮顯在觀看徐蒼的飛行錄影時,他也在根據高度表和DME距離推算飛機飛抵本場的可行性。

隨著飛機逐漸臨近,李榮顯驚訝得發現,飛機好像真的可以落到本場上。

在李榮顯開始認真思考飛機飛到本場的可行性時,飛機距離本場只有三海里了。此時,心算飛機的高距比就簡單很多了,因為在這個高度下,風速已經相當小了。而徐蒼在距離本場二十多海里,高空風相當明顯的時候竟然就預測到了能達到此時的境況,簡直難以置信。

然而,這還不算完!

飛機在即將落地的時候,徐蒼以超大速度進近,一直保持到接近拉平高度。最後以堪稱點睛之筆的“一米拉平”險之又險地讓機輪在跑道入口標誌上接地,甚至連起落架的釋放都恰到好處,不提前一秒,不滯後一秒。

金復禮下巴微微揚了揚:“如何?”

“歎為觀止!歎為觀止!”李榮顯不斷地重複著這四個字,似乎他的所有語言系統已經完全宕機,再也找不出另外的詞句了。

雖說意圖將徐蒼納入自己門下的計劃暫時擱置,可金復禮還是與有榮焉,一股子自豪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