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章 那就讓他去飛!(求訂閱!)

一看電話接通了,王瑄立馬摘下耳機,拿起那老式座機的話筒跟籤派那邊說起來:“現在聽得清嗎?”

“聽得清的,王總。”籤派那邊剛說了一句,接著就是一陣咕嚕咕嚕的聲音,然後明顯是換了一個人接聽,一聽聲音卻是一直守著的羅勇:“王瑄,情況怎麼樣?”

這次運輸搶險人員和物資的行動往大了說,關係到藍天航空的生死存亡,或者更準確地來說是關係到羅勇個人的前途。

在飛機起飛後,羅勇就守在籤派席這邊,那是片刻不敢離去啊。

不過,王瑄雖說還沒有提及發生了什麼事,但羅勇已經心有所感。因為若是真的無事發生,這個時候飛機應落地了,該是用手機打電話過來了,哪裡還會用上衛星電話。

“羅總,飛機在最終進近定位點之前一直情況良好。可是在過了FAF點後,飛機就有點兒下不去了,根本保持不了一千五百英尺的下降率。”王瑄說道:“現在我們已經拉起來了,就是想問問你這邊的意見,是回去,還是再來一次?”

王瑄說完,察覺到後面有人拍了下他的肩膀,轉頭一看,正是陸景華指著話筒,示意讓他來說。王瑄將話筒遞給陸景華,陸景華當即說道:“羅總,我們一切都是按照計劃飛的,程式和操作上沒有問題。如果還是按照計劃飛,那我感覺沒有重來一次的必要。”

倒不是說陸景華這人懶惰,而是這玩意兒不是操作原因,不是程式原因,就是因為天氣太冷,飛機的升力係數比較大,硬是下不去,要是強行保持下降率,速度就要往上漲。要保持速度精準,那就要減小下降率,飛機又無法截獲下滑道。

所以,這就是一個死局!就算試上一百次,基本都是差不多的結果。

羅勇也是聰明人,明白陸景華的意思,看起來他們的計劃沒有考慮到低空環境下升力係數變化的因素。

不過,他們又不是氣動學家,這玩意兒怎麼可能如此精確地考慮到?就算考慮到了,他們也沒有能力算出來啊。

“你的意思是換個方桉?”羅勇疑問道。

“不換方桉,那就是無意義地重複,那就沒有嘗試的必要了。”陸景華沉聲道:“最終進近定位點之前的方桉可以不用變,兩千英尺的下降率倒是沒有觸發地形警告。問題是過了最終進近定位點,隨著高度的降低,一千五百英尺的下降率越來越難以維繫,想要保持速度屬於可接受狀態,那就必須要減小下降率。”

羅勇心裡一咯噔:“那下滑道怎麼辦?”

“既然我們已經打破了穩定進近標準,那索性做得徹底一些,反正特事特辦,以前沒有穩定進近的概念,不是照樣飛?”

羅勇算是品出些門道了:“你想怎麼做?”

“一千五百英尺的下降率太大,那就減小一些,減到一千三百英尺。根據需要,在更低的高度,下降率還可以減,只要保證AFE高度兩百英尺以下不要大於一千一百英尺的下降率,連SINK RATE的警告都不會響。”

“你的意思完全不參考下滑道了,或者是將截獲下降道的高度大幅往後推?這不就是目視進近了嗎?”羅勇很快就能搞清楚了陸景華的想法:“可是,玉龍機場21號跑道是沒有目視進近程式的啊?”

在121部的規則中,目視進近不是想飛就飛,是要機場擁有相關程式,同時根據相應程式的氣象條件來決定。

然而,玉龍機場本身就不執行目視進近,只進行儀表進近。嚴格意義上來說,陸景華這就是屬於嚴重違規了。

可是,陸景華毫不掩飾自己的違規想法:“在這次進近中,下滑道本來就是我們的負擔,為了追上下降道,我們不得不堅持大下降率,可是這根本就做不到。若是如此,那還不如就完全忽略掉下滑道。六百英尺截獲下滑道和在更低的高度截獲下滑道抑或是就完全不考慮下滑道有什麼區別?即便是以一千一百英尺的下降率進場,我相信張教員也是帶得住的。”

隨著飛機高度的降低,地形警告會對飛機的下降率有越來越嚴格的標準。在接近跑道上空時,飛機的下降率就不能持續性地大於一千一百英尺,不然就很容易出現SINK RATE的報警聲。

這個報警只能算是警戒,原則上並不影響機組繼續落地。可是,這個警報聲出來後,後續就很容易轉化成Terrain PULL UP之類的警告。那機組就不能再落地了,再落地就有可控撞地風險了。

所以,在極低高度一千一百英尺算是一個比較極限的數值了。否則,人為作用下,很難控制地形警戒與警告之間的度量。

不過,如此大的下降率進場。要是,手上功夫稍微差勁一點,那飛機砸在地上,說不得能把起落架給直接砸斷了。

可是,有一點陸景華說得很對。下滑道這玩意兒一直在制約本次進近的方式,搞得機組束手束腳,難以放開。

有很多東西是機組無法決定的,又是憑空多了極多的限制,這飛機還怎麼落地?

倒也不是陸景華膽大包天,只是穩定進近這個概念在很久之前並不流行,之前大家飛得都比較隨意些。只要能安全把飛機落下去,誰管你怎麼整?

陸景華不是否定穩定進近對於安全的意義,只是說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陸景華這一通說完,落到前面的張教員耳朵裡,張教員立時跟下軍令狀似的:“一千一百英尺的下降率進場,我肯定帶得住的。以前飛戰鬥機,什麼樣子的進場都飛過,一千一百英尺的下降率不大。”

羅勇其實不懷疑張教員的話,他只是對於陸景華完全拋棄下滑道以接近目視進近的方式來做的手段不是很放心,畢竟這是一項重大違規。

想了一會兒,羅勇還是拿不了決定:“要不我請示一下西南局?”

聽到這話,陸景華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羅勇這人什麼都好,就是做事瞻前顧後,完全沒有身居高位的氣魄。

“就算我們沒有參考下滑道,可始終會在下滑道之上,下降率也減下來了,根本就不會有任何地形警告。我跟王瑄都在看著,就算有了地形警告或者最後接地時下沉過快,我們會喊復飛的,能有什麼危險?”陸景華說道:“局方那幫人辦事效率是什麼樣,你應該比我還清楚。現在報上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討論出來個結果,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如果還是要上報局方,那咱們還是回劍川算了,後面我也不想飛了。”

言語之中,陸景華毫不掩飾對局方辦事效率的鄙視。而與局方打交道最多的王瑄則是冷笑一聲,深以為然。

衛星電話對頭,羅勇沉默了很久。這對羅勇的壓力很大,如果真的能安全落下去,這點兒細枝末節上的問題就算事後局方調查起來,想來也不是會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