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接過寶鈔看了看,便對鬱新道:“鬱愛卿,假設朕手裡的寶鈔沒有絲毫貶值,王忠需要十斤茶葉,他將身上的玉佩賣了三貫寶鈔。”
“然後王忠買十斤茶葉,需要五百文,我手裡剛好有十斤茶葉。”
“那麼....”說著,轉頭望向王忠,笑道:“王忠,給朕五百文!”
“陛下!”王忠沒有絲毫遲疑,直接從懷中取出五百文給朱允炆。
朱允炆接過錢,然後又道:“好了,王忠現在有十斤茶葉了,假設王忠不打算再買東西了,他會把剩下的寶鈔怎麼辦呢?”
“這個奴婢知道,奴婢會把寶鈔存起來!”王忠連忙答道:“以後奴婢再想買東西的時候,又可以拿寶鈔買!”
“不錯!”
朱允炆滿意的點點頭,接著又望向鬱新;“鬱愛卿聽懂了嗎?”
“這.....”
鬱新略微遲疑,旋即反應過來似的,眼睛大亮:“陛下的意思是,只要百姓將寶鈔存起來,市面上就不會存在大量的寶鈔?”
“說對了一半!”朱冠文評價道。
“啊?那陛下的意思是?”
“如果寶鈔貶值的話,無論存起來,還是留在手中,百姓的錢財都會減少。”
“但是。”說著,他話鋒一轉,接著道:“只要建立起朝廷的信用體系,寶鈔將不容易貶值,那百姓手中的錢財也不會減少!”
“而且,寶鈔不僅能作為流通貨幣,還能兌換成銀兩,可謂一舉兩得!”
“陛下此言雖然有禮,但臣還有一事不明。”鬱新沉吟道:“朝廷建立信用體系,有何好處?除了讓百姓獲利.....”
“哈哈哈,鬱尚書還不算愚鈍,你能看到這一點,說明你在戶部不是尸位素餐之輩!”朱允炆大笑道。
“臣....”
鬱新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心說,我若是尸位素餐之輩,還能在高皇帝當政時期苟活?
墳頭的草都不知道多高了!
似乎看出了鬱新的窘迫,朱允炆笑著擺了擺手:“鬱愛卿別介意,朕沒有貶低你的意思,反而在誇讚你的反應速度!”
“臣知道,還請陛下解惑....”
“嗯。”
朱冠文笑著點頭道:“其實朝廷能夠獲得的好處就是,那些百姓存起來的寶鈔!”
“陛下的意思是.....”
“看來你已經想到了,不錯,寶鈔這東西是有流通性的,咱們得分兩頭看!”
朱允炆解釋道:“朝廷印發寶鈔,是流向民間的,只要朝廷的信用體系建立起來,讓寶鈔不輕易貶值,那麼百姓手中的寶鈔,就是銀錢,而銀錢,就是寶鈔!”
“但對朝廷來說,寶鈔的本質是什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