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一章請謝縉吃一頓火鍋

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編纂的《永樂大典》。

謝縉出生在洪武二年,五歲能背詩文,七歲能寫文章,十二歲通讀《四書》、《五經》,十八歲中解元,十九歲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賜同進士,授庶吉士。

朱元璋欣賞謝縉的才華,留在御前參贊機要,升翰林學士。

十九歲的謝縉,已經站在無數人仰望的高度了。

仔細想想,十九歲的自己在幹嘛?不過是全省第二名罷了!

朱允炆苦笑著搖了搖頭,然後來到謝縉身邊,伸手將他扶了起來,語重心長道:“謝卿這是在作甚?御哭鬧可是大罪!”

“啊?”

謝縉聽到朱允炆的話,陡然一驚,連忙擦乾眼淚,委屈巴巴的道:“陛下,臣聽說您登基了,特來恭賀您....”

“可那朱高燧,卻要將臣帶往詔獄受審.....”

說著,眼淚又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朱允炆見狀,再次嘆了口氣,心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謝縉年少居高位,缺乏社會磨礪,狂妄自傲,總覺得錯都是別人的。

所以在老朱一朝,今天指責這個御史不幹人事,明天說兵部翫忽職守,後天再寫個奏摺,跟老朱較勁。

沒混兩年官,就得罪了不少人。

再後來,實在有人看不下去,便跟老朱彈劾他。

老朱雖然惜才,但也覺得這傢伙需要磨礪,就讓他去江西考察。

結果剛跑到江西沒多久,他又開始作死。

老朱實在無奈,只好將他打發回家,閉門讀書,並約定十年之後再用他。

於是,謝縉的心態崩了。

他覺得自己只不過說了幾句實話,怎麼就受到了這樣的懲罰?

讀書人做官,不就是為天下百姓伸張正義嗎?不就是為國家效力嗎?

那些整天不幹正事,溜鬚拍馬,遇到難題就互相推諉,甚至把握重權,不關心民生的人,憑什麼能佔居高位?

自己這個為國為民的清官,為什麼是這樣的待遇?

這不公平!

罷官的日子,謝縉非常苦悶。

他想念京城的繁華,想念皇帝的器重,想念眾人的仰慕,甚至想念春花樓的美酒。

可皇帝的命令,他又不敢違抗。

只能在家一邊讀書,一邊數日子。